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测定并比较分析了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多斑按蚊、威氏按蚊、伪威氏按蚊、达罗毗按蚊及塞沃按蚊)mtDNA—CO Ⅱ的基因序列,并依据该分子特征构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的COⅡ基因序列长度均为684bp,GC含量范围为24.85%-26.02%;其中多斑按蚊、威氏按蚊和达罗毗按蚊种内差异极小,为0.15%-0.58%;而种间序列差弄较大,为3.66%-9.63%.以中华按蚊为外群,分析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显示,威氏按蚊和达罗毗按蚊亲缘关系最近,伪威氏按蚊与其它4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
4种木麻黄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RAPD枝术对普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 folia),粗枝木麻黄(C.gluca),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aina)和滨海木麻黄(Allocasuarina littoralis)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40个引物中筛选出18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有效引物.1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690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18条,占总扩增条带的46.09%.对扩增出来的690条DNA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属(Casuarina)的普通木麻黄、粗枝木麻黄和细枝木麻黄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0,其中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的遗传距离特别小,为0.19;而异果木麻黄属(Allocasuarina)的滨海木麻黄与其他3种木麻黄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5.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木麻黄之间的亲缘关系与血清学和化学分类学的结果一致,说明RAPD分子标记技术适用于木麻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对红树科木榄属3种植物木榄、海莲和尖瓣海莲的遗传变异和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共检测了5个酶系统7个酶位点。结果表明,木榄属这3个种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分化很大。进一步明确尖瓣海莲的分类地位,推断尖瓣海莲可能是海莲与木榄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葡萄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11个样品进行了研究.这11个品种包含1个欧美杂交种,一个中国野生种(Vitis.piasezkii Var.pagnucii),9个欧亚种(Vitis.vinifera L).选择了多态性好的7个10碱基寡聚糖核苷酸作为随机扩增的引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产生了76条带,其中63条具有多态性.各引物产生的条带从6到13不等,平均为10.86条/模板,其中9条具有多态性,表明葡萄基因的多态性十分丰富.通过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11个葡萄基因的Nei氏相似性系数分布为0.1027-1.1787,平均相似系数为0.459.通过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获得了11个葡萄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树图,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欧美杂种在遗传关系树图上被成功地聚为3组.本实验发现欧亚种和欧美杂种亲缘关系较近,而和中国野生种亲缘关系远.在欧亚种中,520A和S04的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井川1010和美人指,最大的遗传距离发生在桑无核和其他欧亚种之间.  相似文献   
6.
10种报春花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ISSR)标记对10种报春花的种间变异进行了研究,从4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86条DNA片段,分子量在300~2000bp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1条DNA片段.采用POPGENE软件,计算了种间的Nei氏距离,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这10种报春花明显聚为三大类:即鄂报春,无粉头序报春,灰岩报春聚为一类;滇北球花报春,报春花、欧报春聚为一类;香海仙报春,橘红灯台报春,霞红灯台报春,海仙花聚为一类.其中第3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并探讨了香海仙报春与海仙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虞以新 《大自然》2011,(5):61-61
蛙蠓是一类少为人知的双翅目昆虫,也是我国尚未记录的空白点,但却是一类颇具特色的吸血昆虫。蛙蠓因嗜吸蛙血而得名,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双翅目、细角亚目、蛙蠓科,此科与幽蚊科和蚊科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蠓、蚋、摇蚊等同属蚊型族群,  相似文献   
8.
锦蛇属六种鳞片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锦蛇属六种蛇类背鳞和腹鳞的显微皮纹结构;经过分析比较,将其结构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并对六种蛇类间可能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淀粉酶筛选培养基平板从27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得到30个具有胞外淀粉酶活性的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有22株.阳性细菌有8株.对这些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ERIC—PCR和BOX—PCR扩增.指纹图谱显示大部分菌株均存在数目不等的各自独特的带型.各特异性扩增的主带型能重复稳定出现.比较两种引物的指纹图谱.显示ERIC—PCR比BOX—PCR具有较丰富的图谱多态性.对产生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学分析.30株细菌可分为10组.其中5株细菌分别独立成组.最多的第Ⅱ组包含有8株细菌.而在同一聚类组内的细菌可能是处于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的位置.研究显示,30株菌具有丰富的种属多样性.揭示了深海微生物资源的丰富和潜力.ERIC—PCR和BOX—PCR技术可用于对深海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65个菊花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FLP技术, 对65个菊花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6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共获得244条清晰可辨的谱带, 其中多态性带178条, 多态位点百分率达72.95%,揭示了菊花栽培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AFLP扩增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多数瓣型相同的菊花种质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地域来源与聚类结果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而花色与聚类结果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