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比较研究了石菖蒲、香菇草、鱼腥草、粉绿狐尾藻和绿薄荷5种植物及其挥发性物质对淡色库蚊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菖蒲的蚊虫产卵活性指数(OAI)值为+0.58,抑制率为0%,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香菇草、鱼腥草和粉绿狐尾藻的OAI值分别为-0.70、-0.64和-0.16,抑制率分别为82.46%、78.36%和27.05%,其中香菇草和鱼腥草的OAI值均小于-0.30,可作为抑制剂;5种植物中,绿薄荷的抑制作用最强(OAI=-1.00,ER=100.00%),最适合作为驱蚊植物.挥发性有机物中苯类化合物与OAI值呈显著正相关(r=0.09,p0.05),萜烯类中的单萜烯类与OAI值呈显著负相关(r=-0.09,p0.05).本文为河道修复及蚊虫防治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鳗鲡的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鳗鲡(Anguila)是逆河降海的洄游性鱼类,一个多世纪以来,其生活史问题一直是不解之谜。随着鳗鲡养殖业的发展,人们正努力探索鳗鲡的人工育苗技术。文中总结了鳗鲡的生活史、种类、分布、产卵地、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2~2004年,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对北红尾鸲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每年3月上旬迁入该区。10月下旬迁离.3月下旬营巢.4月中旬产卵,窝卵数3~6枚.孵化期12~13天。孵化率为90%.巢内育雏期12天.巢外育幼期约10天.在该区全年的种群密度为4.41只/km^2.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东北部地区大树蛙的初始抱对时间在3~4月间.抱对发生在闷热高温的傍晚,所持续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反之则延长;日平均气温低于16℃时,不能实现有效抱对.大树蛙产卵时气温降至17.5℃以下,出现不连续产卵产卵时间延长的现象.泡沫团卵只由雌蛙搅拌形成,雄蛙无参与行为.产卵于临时性积水者繁殖失败.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和2016年5月份在烟威渔场采集了320尾和248尾小黄鱼标本,研究了小黄鱼产卵群体生物学特征,主要包括:体长组成、体重组成、性比和绝对繁殖力.结果表明:2011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106~230 mm,体重13~114 g,绝对繁殖力F3 211~23543粒,平均(12 636±1 210)粒/尾;2016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102~207 mm,体重12~110 g,绝对繁殖力F4 960~19 697粒,平均(10 705±855)粒/尾.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小黄鱼的繁殖力水平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昆虫产卵过程对寄主植物的直接刺激包括产卵器的机械损伤和卵表面物质带来影响,这些刺激是启动植物诱导抗虫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褐飞虱产卵处理后水稻植株内胰蛋白酶抑制剂(BBPI)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及物质含量的测定,对比褐飞虱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发现褐飞虱产卵能够诱导水稻BBPI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和BBPI物质的生成。处理后6 h,12 h,水稻 BBPI 表达量显著高于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产卵诱导的BBPI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稻。褐飞虱产卵诱导水稻启动〖WTBX〗BBPI〖WTBZ〗表达和物质合成表明,与取食危害类似,水稻同样会对褐飞虱产卵刺激产生响应,启动相应的植物防御体系,进而达到阻滞褐飞虱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1,(9):8-8
一项新研究首次发现,一种困扰全球人类的微小的线形寄生虫也感染了古代非洲人。曼氏裂体吸虫(也称曼氏血吸虫)在水生蜗牛体内孵化,然后进入水中,最终可能钻进游泳或蹿水者体内。进入人体后,血吸虫可能会产卵,虫卵经由尿液或粪便逃出人体。  相似文献   
9.
在江河、海洋里,鱼和无脊椎动物在寻觅配偶、交尾活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无蹼壁虎是一种季节性繁殖的爬行动物,出蛰后的雌体卵巢迅速增大,产卵期一般从5月中旬至8月,对产卵场所有一定的选择性,产粘性卵.在一个繁殖季节中,雌体产卵一窝,但部分雌体可能产第二窝卵。旧碉堡内的壁虎卵孵化期为45~6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