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晖  赵颖  李雅静 《科技信息》2012,(23):472-472,478
天津市地震应急响应系统是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强震动触发响应系统、区域地震遥感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以及区县地震应急联动指挥平台三大系统的补充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区域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功能实现应急响应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特点,以及地震预报的难度和现实水平,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震应急工作是否及时、有效。从国内外对一些震例的处理可以看出,应急工作不及时、不恰当会引起相当的混乱,从而加重地震灾害。如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7.8级地震,1600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3.
丘洁萍  夏元平 《江西科学》2021,39(1):138-142
考虑到当前的在线地震应急专题图制图方式存在诸如交互性差、灵活性不足和表达效果不统一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当前各类在线制图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制图平台使用的开发技术,结合开源QGIS软件和Web-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在线地震应急专题制图系统.该系统提供规范的制图模板和模板管理功能,以及动态化的符号配置效果,通过清晰化的制图流程和高效的制图产出,对企业和政府在地震应急专题地图的定制和制图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得到震中位置的详细地理信息,包括震中所在位置、震区行政区划、交通、人口、经济、地形、活动断裂分布、历史地震等。传统方式是以调取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内数据并制作专题地图(二维平面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但其无法描述和表达地面的高程和地物的高度。基于此,应急救援决策人员对震中位置的空间认知受限,影响决策者对实地信息的判断,进而影响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以Sketch Up建模软件制作表达地震应急专题的三维符号入手,结合开源免费软件抓取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产出地震应急三维专题图,实现了地震应急专题信息在二维介质上的三维立体展示,从而为地震应急救援决策者提供更加逼真、更加准确的地图服务。  相似文献   
5.
王悦  胡斌 《科技资讯》2013,(2):14-16
本文从数据分类、数据编码,数据处理与入库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西安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应急数据库的创建与实现。本应志数据库的创建是首次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应用于地震行业的一次突破性创新,也是地震行业数据库建设模式的新的尝试,可为将来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发展与扩展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后方指挥中心与应急现场建立通讯链路的重要性,介绍并分析了广东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通讯指挥车通信链路的实现方法,得出现有通讯设备通信现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遵义科技》2009,37(1)
1地震法律法规与政策 1.1我国已公布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答:有1994年的《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8年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金昌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建成的,目前,部分建设项目与权威的国家建设标准要求以及与大中城市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定量的防震减灾能力评价势在必行。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各种能力,整理出3个层次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查方式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形成地震减灾能力评价结果。文中以金昌市金川区的应急避难场所为例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初步分析认为,本文提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建设和完善中小城市避难场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和 《大理科技》2000,(2):43-44,50
作者运用中心理论论和点-轴理论对大理市的城市发展进行分析。得出大理将成为云南的中心城市,并结合云南省及大理市的地震灾害实际,讨论了城市规划中的防震减灾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爽  赵士达  张楠  邱虎 《科技信息》2012,(17):36+38-36,3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地震灾害频发。近年来汶川和玉树的两次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地震后,安置震区难民是应急救援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解决灾区难民安置和紧急避难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天津市地震局滨海新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通过对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馆等建筑进行分析,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滨海新区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志牌制作和埋设的技术要求。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议。根据以往建设经验,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宣教服务功能的提升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