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候变化预测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懋苍  高晓清 《科学》1994,46(6):43-47
  相似文献   
2.
影响油气运移的应力场地温场渗流场耦合的双重介质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应力场、地温场和渗流场是影响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含油气盆地双重介质体系内流体与岩体相互的力学作用关系,提出了双重介质体系内渗流场、岩体地应力场和地温场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气候和其他环境条件都有较大改变, 多年冻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大量野外实测数据, 讨论了多年冻土的平面和垂向分布规律, 着重分析了不同冻土区域的地温变化特征, 并对不同分区冻土在未来气温升高1℃和2.6℃时工程地质特征的响应变化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 这种响应变化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将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是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区域隆起背景上形成的新生代板内裂陷。其构造演化经历了穹窿作用→火山作用→裂陷作用→热沉降作用等阶段,盆地形成机制属“主动裂陷”。利用研究区镜煤反射率(R0)实测值的统计分析资料,采用Royden和Keen提出的有岩脉侵入的非均匀伸展地热史模型,重建古热流和古地温,并计算成熟度C值。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凹陷的沙三段生油岩已进入生油窗;在凹陷的东部陡坡带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5.
反保温处理下日光温室内气温、地温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果树,是近十几年来北方地区兴起的一项高效种植业.通过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效果,可使北方果树提早开花、生长与结果,达到果实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植物群落内光照、土壤肥力、气温、地温、空气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认为植物群落内部微生境的特点与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更新和演替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加强对植物群落内微生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战利  肖晖  刘丽  张盛  秦勇  韦重韬 《科学通报》2005,50(Z1):87-87
根据沁水盆地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结合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其它古地温温标等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沁水盆地在古生代-中生代中期,沁水盆地地温梯度较低.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高,在盆地中部可达5.56℃/100 m,在盆地南北两端地温梯度可达8.00℃/100 m以上,表明沁水盆地存在异常地温场,发生过一期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构造热事件发生在110~140 Ma之间,主峰值在120~140Ma之间.构造热事件发生受岩石圈深部热活动性增强及岩浆侵入的控制.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热演化程度主要受中生代晚期异常地温场控制.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记录了26.2~11.5 Ma前的一次快速抬升冷却事件,盆地抬升冷却具有南、北部抬升冷却早,中部抬升冷却晚的特点.石炭-二叠纪地层在50 Ma以前处于完全退火带,古地温大于125℃,50 Ma以来尤其是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才大规模快速抬升冷却,石炭-二叠纪地层抬升退出了退火带(70~125℃),处于低温环境.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控制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的生烃高峰期,生烃高峰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渐新世—中新世以来发生大规模抬升冷却,地层温度降低,石炭-二叠系煤层生烃过程停止.  相似文献   
8.
9.
甘肃省第一批实测大地热流数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甘肃省第一批大地热流测试数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热流值变化范围为56—86mW/m~2,平均值为67mW/m~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