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还田技术在农业中的合理利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详细论述了农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状况的改善与提高,指出了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和举措。其发展前景可观,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吸水剂造林国内外发展概况,吸水剂主要性能及吸水剂造林方法。应用吸水剂造林,可提高土壤的水分含量,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中的水、气、热等因子的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发育,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土壤结构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基于不同土壤结构条件下的大田土壤积水入渗试验资料,分析讨论了土壤结构对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和Kostiakov-Lewis三参数模型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结构对大田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土壤结构由疏松变密实,土壤入渗能力递减;3个入渗参数值随着土壤结构由疏松变密实而递减。研究结果对于地面灌溉合理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江中上游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林为对象,就植物根系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林木根系通过径级≤1mm须根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其原因在于死根提供有机质、活根提供分泌物作为土粒团聚的胶结剂,配合须根的穿插和缠结,促进了土粒的团聚,从而增强了土壤抗分散、悬浮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五、沤根 沤根常在大葱成株期发生。 防治方法:1.稳定地温,苗田温度保持在20℃以上。2.降低田间湿度。苗田在浇足底墒后,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必要时应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阴雨天或田间湿度过大时,可用草木灰或细干土撒于苗田,以降低田间湿度。3.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栽植大葱应尽量选择在砂壤土地,并大量增施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缓冲能力,改善通气、透气条件,以减少沤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土壤组合的个体单元为研究对象,根据梁滩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结构特征,讨论不同地貌条件下土壤组合单元的形成与发生机制,认为在川东丘陵区,土壤组合单元的发生主要受地貌形态的制约,物质,形态,能量,时间是土壤组合单元形成与分异的四大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对土壤改良剂在灌耕灰漠土和盐化灌耕灰漠土上进行了盆栽和田间微区试验。重点研究改良剂对土壤肥力、农作物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产量,而且对盐分较重、有机质贫乏、结构不良的土壤,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含量等方面亦有明显效果。从本试验研究结果看以地表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Three suborder soils in southwest China were adopted, namely Ustic Vertisol, Stagnic Anthrosol and Ustic Ferrosol, so as to carry out the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respectively, to design a dynamic measuring method for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structure and conduc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the soil struc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water stability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il structure could well reflect the maintaining capability of the soil structure as time goes on. (2) The quality of several soil structures in southwest China was sequenced as follows: Stagnic Anthrosols 〉 Ustic Vertisols 〉 Ustic Ferrosols. (3) The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structure is ver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apillary porosity and the clay particle (D 〈 0.002 mm) content (Co), but is ver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ilt (D is 0.05-0.002 ram) content (Csc), and (4) The dynamic functional equation of the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structure in southwest China was established, so that the water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soil structures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expressed and 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soil structures can be quantitatively compared from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对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的研究,讨论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土壤水分入渗变化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翟洪民 《河南科技》2005,(10):18-18
据试验,果树灌水采用滴灌,不仅比地面浇灌节水50%、增产2%左右,还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和提高果品质量的作用。现介绍几种适合家庭果园的简易滴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