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松花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永梅 《遵义科技》2008,36(2):51-53
松花菜又称散花菜。是十字花科甘蓝属花椰菜中的一个类型,因其蕾枝较长,花层较薄,花球充分膨大时形态不紧实,相对于普通花菜呈松散状,故此得名。与一般紧实型花菜品种相比,松花菜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耐煮性好,食味鲜美,很受消费者欢迎。二是早中熟品种耐热性强,适应性更广,近郊可“春延后”和“秋提前”栽培。高山栽培可在夏秋投产。  相似文献   
2.
云南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芸苔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侵染引致的一种土壤传播病害.在云南10个地州市49个县(区)均有发生.全年均可发病,并有夏秋病重,冬春病轻的危害特点.大白菜、甘蓝全生育期均可感病,尤以苗期为烈.二叶期以前是病菌最早的侵入时期.因此,幼苗期是防治重点,培育无病壮苗是防病保苗保产的关键措施.大白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通过田间筛选,白菜王、星星、俄罗斯大白菜等品种较抗病;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是防治根肿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3.
黑芥(Brassica nigra)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芥的核型和染色体的Giemsa C带带型,黑芥有8对染色体,4对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4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4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有2对具随体,黑芥的核型公式为2n=2x=16=8m+4sm+4sm(SAT)用HSG法得到GiemsaC带带型,黑芥的C带带型为CIT型,黑芥的染色体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黑芥的GiemsaC带带型公式为2n=2x=16=CIT型=2C+  相似文献   
4.
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荧光显微镜和人工杂交授粉结实情况的观察,研究了抗草甘膦甘蓝型油菜Q3(Brassica. napus L.)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风花菜[Rorippa palustris (L.) Besser](作母本)与Q3(作父本)杂交高度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管生长受阻,分别停滞在上述杂草的柱头表面或花柱上部1/3处;而野芥菜×Q3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亲和性,亲和指数为1.65.在大田邻近间隔种植和自然授粉条件下,Q3与遏蓝菜、荠菜、碎米荠和风花菜间的基因流频率为0,与野芥菜间的频率为0.86%.上述结果表明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流,基因流频率与杂交亲和性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对甘肃产十字花科植物进行了整理研究,经过研究确定,本科植物在甘肃有49属117种、34变种和2变型,其中新记录种13、新种1。可为农林、教学、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植物与土壤的农业化学分析研究,对西藏境内存在的十字花科蔬菜根(木中)病与土壤病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促进西藏蔬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十字花科植物4种2变种,其中1种(匍匐南芥ArabisflagellosaMig)和1变种(粉绿垂果南芥A.pendulavar.hypoglacuaFr)为河南植物区系分布新记录,订正了5种1变型的学名。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芝麻菜(Eruea Sativa Mill.)及其变种绵果芝麻菜(E.Sativa var.eriocarpa Boiss.)的核型研究结果。二者根液压泵分生细胞的二倍染色体数均为2n=22,花粉母细胞的单倍染色体数均为n=11,核型公式芝麻菜为2n=22=16m(2SAT) 6sm(2SAT),绵果芝麻菜为2n=22=18m(2SAT) 4sm(2SAT)。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黑芥子酶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价值,以10种西兰花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液相色谱测定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含量,计算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黑芥子酶的酶解活性。发现不同种子黑芥子酶的最适条件不同,其温度范围为50~65℃,pH值的范围为5~8。以酶活性最高的种子作为酶源,10种蔬菜作为底物,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感官评价,评测西兰花种子中黑芥子酶对各种蔬菜香气恢复的程度。结果表明,西兰花种子能够很大程度地恢复十字花科蔬菜香气,并且有恢复部分其他科蔬菜香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快,成果多,应用广.综述近年来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成果为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