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适用于高阶QAM信号的双模式多模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常数模算法(CMA)收敛速度慢、稳态误差大的缺点,利用QAM信号信道利用率高及高阶QAM信号模值不为常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阶QAM信号的双模式多模盲均衡算法(DMMA).该算法以常规的CMA为基础模式,以多模算法(MMA)为第二模式,用该模式对于处在不同模值上的信号,以相对应的模值为参数分别进行均衡.另外,两种模式是同时对信号进行均衡的,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利用判决条件对均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判决,使得模值能自动进行切换.利用水声信道对DMMA和CMA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CMA相比,DMMA能针对性地对位于不同模值上的信号分别进行均衡,且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突破传统测温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利用NaY (WO42:Eu3+玻璃陶瓷(glass ceramics,GC)实现了具有非接触、实时响应、自校准等优势的双模荧光强度比(luminescence intensity ratio,LIR)测温。采用高温熔融淬灭法制备出含NaY (WO42:Eu3+纳米晶的透明GC样品,并进行系列光谱测量和热敏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Eu3+的激发态能级5D15D0和基态能级7F27F0为两对独立的热耦合能级,可分别基于这两对热耦合能级实现性能优异的双模LIR温度传感。该双模LIR测温技术数据可靠、测温范围广、灵敏度高,再结合GC材料优势,是可用于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核心技术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连杆式装箱机械手的结构原理,并根据装箱动作要求,对其主体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机构不但能满足装箱轨迹的精度要求,还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在控制系统中介绍了由单片机控制的双路快速伺服系统的原理和结构。阐述了快速定位的原理和控制规律,提出一种利用转速与偏差的比值进行开关控制和线性控制切换的双模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增强智能家居的个性化与智能化水平, 提出由资源层、适配层以及感知应用层组成的智能家居体系结构。建立了家居设备操控的原子Web 服务, 并基于Web 服务组合形成家居智能的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框架。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对源于不同智能家居规范及不同组网模式中的设备统一管理和操控, 可为智能服务开发商与家居设备供应商构建协作平台, 降低双方数据交互的难度, 从而在自身领域内更好地发展智能家居服务。  相似文献   
5.
根据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特点,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导弹的飞行弹道进行了设计,建立了弹道计算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弹道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飞行弹道设计合理,数学模型正确,可以用于导弹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现有纯电动公交客车系统的结构,由于现有的充电方式不能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里程需求,因此提出了增加续驶里程新的解决方案,并对2种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综合比较,最后得出最适合于车辆的解决方案,确定了发电机组的功率;并对低地板公交车的发电机进行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7.
典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因缺少积分环节,难以消除稳态误差,因此控制的精度常常不能满足系统要求.而PI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消除稳态误差的作用,所以通常将其与模糊控制器结合构成复合控制器.模糊-PI控制的结构多种多样,选取其中的一种--双模控制,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其模型,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将其结果与相同条件下典型模糊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双模控制在消除稳态误差方面优于模糊控制,并在参数选取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无线通信与电力线通信各具特色,在智能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二者协作可以优势互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综合性能。针对无线通信与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自适应信道选择算法,可以依据链路质量自适应选择通信方式;研究了双模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并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自适应双模通信的成功率高于单一的通信方式,通信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修正超指数迭代算法的双模式盲均衡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丽君  孙超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604-2605,2632
收敛速度和剩余均方误差是评价盲均衡算法性能优劣的主要参数之一。超指数迭代盲均衡算法收敛速度快,但是,该算法对高阶QAM信号具有较大的剩余均方误差。针对数字无线电信道的盲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的超指数迭代盲均衡算法,该算法可校正无线电信道引入的载波相位旋转,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双模式盲均衡算法,该算法在收敛阶段采用修正的超指数迭代算法,之后根据某一切换准则,切换到判决导引算法,可有效减小超指数迭代算法对高阶信号的剩余均方误差。通过仿真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般离散非线性系统,将模糊系统对非线性系统的逼近能力与预测控制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系统逼近的双模预测控制算法·在吸引域外,以模糊系统为预测模型计算控制量,并施加于实际系统;在吸引域内,切换至一个渐进稳定的线性控制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给出预测模型与非线性系统性能指标间的关系,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一个仿真例子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