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1998年NCEP/NCAR日平均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环流及动能收支的多尺度变化。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环流在对流层高层以季节变化为主,在低空以季节内变化为主;但在整个对流层,动能收支各项的变化均表现为短周期变化过程较强,而季节变化则较弱。在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收支主要取决于120d和30-60d变化,爆发阶段突出了准两周与天气尺度变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海表层水温年循环的谐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NCEP1°×1周平均SST资料(1982-1994)进行谐波分析,发现南海SST年循环中基波W1和第二谐波W2是决定性的谐波,诸谐波具有准驻波特征;气候平均意义下的季节内振荡不显著,此外,还讨论了南海全区SST在夏季风爆发之前迅速增温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海珊瑚灰度记录中反映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南海西北部珊瑚生长带的长期趋势变化. 珊瑚生长带资料提供了综合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研究表明, 近两个世纪南海西北部珊瑚年平均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相吻合. 在19世纪末之前, 二者长期变化趋势都很微弱; 之后二者的趋势变化非常显著, 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该珊瑚记录的结束日期).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末, 珊瑚密度表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 因此, 南海北部珊瑚密度的年变化趋势能够揭示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历史, 这一结果与其他地区器测以及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结果一致.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基于珊瑚生长带的代用指标来重构过去两个世纪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资料.  相似文献   
4.
南海次表层水温的季节内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发  高荣珍 《科学通报》2001,46(21):1831-1836
通过对地海海季风实验(SCSMEX)期间布设于南海中部的3个ATLAS海洋锚定浮标所观测的资料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发现南海次表层水温存在显著的季节内,尤其是在冬半年。水温季节内变化主要集中在50-100m深度,振幅变化可以达到1-2℃。造成次表层水温如此大振幅变化的原因,是在海面风应力强迫下温跃层产生的垂直位移所致。这一发现提示出南海上层海洋垂向季节内变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空间点概率密度谱分析方法对南海及其邻近海域NCEPreanalysisSST候平均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南海与其邻近海域的SST系统的结构均具有混沌特征,南海与孟加拉湾SST系统的耦合谱分布几乎一致;年变化最显著,年际变化次之,季节内变化相对较弱。邻近西太平洋SST系统中的准3a耦合振荡相当显著。对于季节内振荡,西太平洋SST系统强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的SST系统。结果还表明季节内振荡(30 ̄6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