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脸琵鹭春季迁徙的卫星追踪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大自然》杂志已多次报道卫星追踪黑脸琵鹭的进展情况,最近从日本野鸟学会传来的消息,让人很清楚地了解了这种珍禽春季迁徙的情况。(一)来自香港的11317号鸟,今年3月27日抵达浙江温州湾,3月31日飞抵上海崇明岛的东端,4月4日飞至江苏省东台河河口北部,4月9日最终到达韩国西部江华岛海岸附近,该地属非军事区。(二)来自香港的11707号鸟,3月29日在温州湾停留,与上述11317号鸟距离很近,位置在温州湾和乐清湾之间,4月10日也到达朝  相似文献   
2.
初学观鸟者以及不少群众,分不清鹭、鹤、鹳、鹮等鸟类。特别是南方群众,较少见到鹤类,许多人往往把鹭误认为鹤,近些年来南方不少报纸时时出现某地发现“白鹤”、“灰鹤”,以及某地“鹤类”群集的报道。分不清鹭、鹤,反映了我们鸟类学常识,或者可以说是生物学常识的贫乏。大体来说,我国南方鹭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鹤却几乎见不到。北方鹤类相对较多。鹭类却较少些。我们在此介绍一些野外条件下如何识别鹭类、鹤类、鹳类、鹮类和琵鹭类鸟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种类要做远近距离的迁徙,总数估计在一百亿只以上.在一些著作中,认为迁徙是鸟类生活中最困难的阶段,面临着很高的死亡率.事实是否如此呢?经过长期研究,对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迁徙对鸟类只是生活(年)周期中的规律性阶段.  相似文献   
4.
鸟类冬眠吗?     
陆生脊椎动物的两栖类、爬行类和部分哺乳类中,存在着冬眠现象,这是动物机体对寒冷等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鸟类是陆生脊椎动物中种数最多的类群,鸟类是否也进行冬眠?这一直是一个使人感兴趣的问题.古代曾有燕子、鸫鸟、椋鸟和其它鸟冬天不离开故乡而躲在山洞及树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又一种珍稀鸟类正在走上趋于灭绝的道路,这就是继朱鹮之后,位居我国最濒危的三种水禽之首的黑脸琵鹭(另二种是白鹳和中华秋沙鸭)。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是中等体型的涉禽,初看像白鹭,但与白鹭有明显的区别。其体长735—800毫米,嘴长而直,黑色,扁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的许多鸟类爱好者,喜欢在庭园或者窗口设置食台,长期投放饵料供鸟雀食用,招引鸟类增加生活情趣.在野外缺少食物冰雪覆盖的严冬供给其饲料,使小鸟增加御寒的能量;在干旱的季节供给饮水,设置水盆让它们洗羽毛.我国的鸟类爱好者则通常把鸟抓起  相似文献   
7.
救护大鵟     
在中东地区猎隼被驯化用来狩猎,因此走私猎隼可以牟取暴利。1996年11月27日北京首都机场海关查获近年来最大的一起猎隼走私案,被走私的猎隼竟有60只之多。无独有偶,1927年12月中旬的一天,广州白云机场一批运往海口的货物,在临上飞机的一刻,被发现有活的物体,后来证实是一批大鵟共8只。鵟是一种中大型猛禽,较大的个体体重可达2千克以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  相似文献   
8.
以前《大自然》杂志曾多次报道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的消息。1998年初在东亚地区总共统计到越冬黑脸琵鹭613只。为了进一步追踪它们的繁殖地,1998年2月,曾在台湾和香港分别给总共6只黑脸琵鹭安置了卫星追踪无线电发射器,给包括此6只在内的17只个体的脚上,套上了号码环(右脚)和双色标志环(左脚)。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去年安置在黑脸琵鹭背上的卫星追踪无线电发射器工作不理想,在黑脸琵鹭到达浙江舟山群岛后发射讯号终止,没有达到追踪至北方繁殖地的预期目标。今年根据东亚各国、各地区同步调查的统计,到1999年3月11日止,除了中国大陆及日本的一些零星地区数据尚未汇总外,在日本、朝鲜半岛、香港米埔、澳门、台湾曾文溪口、越南红河和海南东寨港,共记录到越冬黑脸琵鹭580  相似文献   
9.
海南(曾名海南虎斑,Gorsachius magnificus)是中国特有鸟类,只分布在中国南方少数地区。文献记载曾在浙江、安徽、福建、广西、海南等地的山区出现过,但大部分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及以前的事。1961年及1962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分别在海南岛白沙县、乐东县尖峰岭各获得1号标本;复旦大学于1954年在浙江省临安县西天目山获得1号标本;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1960年在广东省英德县滑水山获得1号标本(至今未发表)。除此以外,几十年来关于这种鸟几乎没有任何消息,每次我去国外参加学术会议,总会遇到外国学者询问此鸟在华南地区是否还有踪迹,但每次都使他们失望。近几年,广西的同行数次在野外或农贸市场见到该鸟,还拍摄到活鸟的照片。据说香港嘉道理农场动物考察队1998年在南宁市场见到1只,但其他地区仍毫无消息。据国外人士分析,这种鸟的情况已类似于朱鹮,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0.
秋风起,一年一度的珠江三角洲农村捕捉禾花雀的季节来到了,届时广东省三水市“禾花雀美食节”也跟着开场了。每年10月初,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到来,禾花雀南迁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农田。飞来最集中的时间是寒露至霜降(约每年10月8日-23日),因冷空气南下的时间不同,禾花雀飞来的时间也稍有变化。每年这一季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