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1.
采用固体粉末法对AZ91镁合金实施了渗Al、Al-Ce共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能谱和腐蚀测量系统对渗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镁合金表面得到良好的渗层组织,有一定的工程意义.经检验渗Al、Al-Ce渗层均能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渗Al-ce的耐蚀性更是明显高于渗纯铝.  相似文献   
2.
磁控溅射TiN薄膜工艺参数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哲  席慧智  阮霞 《应用科技》2007,34(5):1-3,15
测试了各种工艺参数下磁控溅射制备TiN薄膜的显微硬度,并研究了TiN薄膜硬度随偏压、N2流量及溅射功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N2流量对薄膜性能和结构影响较大,随着N2流量的增加,氮化钛薄膜的硬度先急剧上升,到15mL/s时达到最大值,然后氮化钛薄膜硬度平缓下降,在无偏压的情况下,氮化钛薄膜的硬度很低,加偏压后,由于离子轰击作用,薄膜硬度增加,但过高的负偏压反而会降低氮化钛薄膜硬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双金属材料,分析了FeCl2浓度、n(Ni)/n(Fe)和n(NaBH4)/n(FeCl2)物质的量之比对制得的Fe/Ni双金属还原水中2,4-二氯酚(2,4-DCP)效果的影响,明确了Fe/Ni对2,4-DCP的还原脱氯途径。结果表明:在FeCl2浓度为3 mol/L、n(Ni)/n(Fe)=4%,n(NaBH4)/n(FeCl2)=1的条件下制备的Fe/Ni双金属对2,4-DCP的去除率接近100%,且其中95%被还原成苯酚。纳米Fe/Ni为球形颗粒,粒径约为50 nm,在自身磁力作用下相互链接为枝状,又通过静电稳定作用分散聚集,形成海绵状多孔结构,BET比表面积为44.8 m2/g。纳米Fe/Ni还原2,4-DCP的途径主要是苯环上的2个C-Cl键依次被加氢还原,先脱去一个氯生成2-氯酚或4-氯酚,再进一步脱氯转化为稳态的苯酚。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双金属材料,分析了其催化降解2,4-二氯酚的机理、降解过程中Ni的作用及相关参数变化。结果表明,2,4-二氯酚被纳米Fe/Ni降解的主要途径是2,4-二氯酚直接被脱去2个氯原子生成苯酚,此外也可先脱去一个氯原子生成2-氯酚或4-氯酚,然后继续脱氯生成苯酚;纳米Ni可将纳米Fe腐蚀产生的氢气转化为活性氢原子,活性氢原子再对2,4-二氯酚进行脱氯降解。在反应初期,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及溶解氧浓度快速降低,pH及溶解铁浓度急剧升高,随着反应的进行,上述各参数值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阮霞  席慧智  徐哲 《应用科技》2006,33(9):25-28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对4Cr10Si2Mo气阀钢进行铬钛铈及铝钛铈多元共渗。通过光学显微镜、硬度测量仪、X射线衍射和能谱测量仪对渗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值、相组成和成分分布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经过Cr-Ti-Ce、Al-Ti-Ce多元共渗处理后,均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因此,4Cr10Si2Mo经Cr-Ti-Ce、Al-Ti-Ce多元共渗后,可以部分代替贵重金属材料和提高气阀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近十年来退学试读制度的实施效果分析退学试读制度的弊端,阐明取消退学试读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深化学籍管理改革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板料冲压成形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随动拉格朗日坐标,应用三维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动态分析技术,模拟了板料拉深成形的全过程,得到了拉深过程中任意时刻各处的应力和应变值。取壁部单元的最后应变值,反映民形极限图上,与实验测得结果进行比较,符合良好。改变压边力这一参数,得到了预期结果,真实再现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动拉格朗日坐标 ,应用三维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动态分析技术 ,模拟了板料拉深成形的全过程 ,得到了拉深过程中任意时刻各处的应力和应变值 .取壁部单元的最后应变值 ,反映到成形极限图上 ,与实验测得结果进行比较 ,符合良好 .改变压边力这一参数 ,得到了预期结果 ,真实再现了实验现象 .  相似文献   
9.
尹志娟  赵爱彬  席慧智  阮霞 《应用科技》2006,33(9):18-20,24
研究了从三价铬镀液中电沉积Cr—Fe—C镀层的工艺以及镀层的形貌、结构与性能,利用这种工艺获得了厚度30μm以上、ω(Fe)为27%左右的非晶态Cr—Fe—C合金镀层.结果表明,该镀层耐蚀性较好,且具有可热处理性,在600℃热处理1h后硬度最高可达1800HV,所以该镀层可以用于对高温耐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nZVI/Ni)及纳米零价铁(nZVI),借助TEM、EDS、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探究了Ni对nZVI/Ni还原水体中Cr(Ⅵ)的促进机制。结果表明,Ni的加入可降低Cr(Ⅵ)还原反应的活化能,有效地提高了纳米Fe/Ni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率;在改善nZVI/Ni材料还原水体中Cr(Ⅵ)能力方面,Ni阻止Fe~0氧化以及形成Fe-Ni原电池发挥了作用,但其将nZVI腐蚀产物H_2转化为活性氢原子并未能促进Cr(Ⅵ)的还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