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理念,对茵陈化学成分有效性、生源途径、成分特异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性及化学成分可测性进行了潜在质量标志物的预测.通过网络药理学进行成分有效性分析,基于文献整合及数据分析对茵陈的生源途径、成分特异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性及化学成分可测性进行质量标志物预测.结果 显示,网络药理学获得槲皮素、异鼠李素及茵陈黄酮等13个活性成分,关键靶点有AKT1、TNF、JUN、MAPK1、RELA、TP53及IL6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892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1648个,细胞组成条目82个,分子功能条目16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281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癌症通路、乙型肝炎及TNF信号通路等.结果 表明,结合网络药理学和文献分析得出了茵陈蒿灵A、马栗树皮素二甲醚、大牛儿烯D、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茵陈色原酮可作为茵陈潜在的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探讨金莲花4种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作用机制.运用多个数据库建立金莲花系列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表明金莲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化学成分为槲皮素、刺槐素及β-谷甾醇,靶点为MAPK1、AKT1、TP53、TNF、IL6、STAT1、TGFB1、IFNG、NFKBIA、CXCL8、MYC、CASP8、IL10及CASP3,通路为癌症因子、乙型肝炎、NTF、肺结核、癌症蛋白聚糖、恰加斯病、弓形虫病、单纯疱疹感染、甲型流感及利什曼病信号通路.起治疗作用的最可能靶标和通路为TNF、MAPK1靶点和癌症因子通路.研究表明,金莲花4种制剂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起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川明参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相关文献方法分别建立川明参提取物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水分、灰分、炽灼残渣、重金属等项目的检查方法并规定限度.以欧前胡素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川明参提取物中欧前胡素的含量.通过测定浸膏的吸湿性、流动性、堆密度等物理特性,从物理、化学角度全面控制川明参提取物的质量.结果显示: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处呈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清晰可见,分离度好.川明参提取物的水分9.0%,灰分12.0%,炽灼残渣13.0%,欧前胡素含量0.108%.川明参提取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2%,休止角不应超过59.0°,堆密度不应超过0.8 g/cm~3.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控性高,可操作性强,所建标准可用于川明参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脾虚胀满合剂的紫外—可见指纹图谱及红外指纹图谱,提升其质量标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10批次脾虚胀满合剂,建立脾虚胀满合剂的对照紫外—可见指纹图谱和对照红外指纹图谱,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脾虚胀满合剂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显示,含量符合规定的样品,其吸光度满足200 nm(0.954~1.371 Abs)、223 nm(0.477~0.687 Abs)、252 nm(0.122~0.174 Abs)、282 nm(0.248~0.361 Abs)、308 nm(0.104~0.149 Abs),且紫外—可见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25,红外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861.实验表明,紫外—可见指纹图谱联合红外指纹图谱可以用于脾虚胀满合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采用HPLC法和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测定6批丹参茎叶散剂的特征图谱和体外活血活性值,并对特征图谱的特征峰进行指认,分析其特征峰成分与活血活性的相关性;采用SPSS软件,经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其谱—效模型,并用6批丹参茎叶散剂对其进行验证.丹参茎叶散剂特征图谱中得到9个特征峰,体外活血活性值在132. 52~153. 25 U/m L.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解释总方差和碎石图分析,得该模型的最优主成分数为5,由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到5个主成分色谱峰和活血活性相关性均大于0. 657,且对活血作用显示正相关,预测值和测量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建立的基于酶活性的活血活性谱—效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丹参茎叶散剂的活血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