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马36-5-5井地面分离器油气样按气油比24.7 m3/t进行配样,并用马36井区新下23和新下24-5的两组天然岩心进行了长岩心实验测试,研究注氮气泡沫水交替的驱油效率。研究表明,在水驱的基础上,第一组岩心新下23氮气/水交替提高采收率6%左右,氮气/泡沫水交替提高采收率10%左右,如若继续实验,采收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第二组岩心新下24-5氮气/水交替提高采收率3%左右,氮气/泡沫水交替提高采收率8%左右,同样如若继续实验,采收率仍会进一步提高。注泡沫水交替效果明显,获得的采收率更高。但是注泡沫水交替的时间较长,注入体积较大,注入压力上升快。  相似文献   
2.
报道一个新金属膦酸盐化合物:[Ni(2,2'-bipy)(O2CCH2CH2PO3H)(H2O)](2,2'-bipy=C10H8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元素、红外等性质测定.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为正交晶系.在这个镍化合物中,两个六配位的Ni(Ⅱ)离子通过O2CCH2Ch2PO3离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一个中心对称的二聚体.这些二聚体进一步通过O-H…O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报道一个新金属膦酸盐化合物:[Ni(2,2'-bipy)(O2CCH2CH2PO3H)(H2O)](2,2'-bipy=C10H8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元素、红外等性质测定.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为正交晶系.在这个镍化合物中,两个六配位的Ni(Ⅱ)离子通过O2CCH2Ch2PO3离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一个中心对称的二聚体.这些二聚体进一步通过O-H…O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报道一个新金属膦酸盐化合物:【Ni(2’2’-bipy)(O2CCH2CH2PO3H)(H2O)](2’2'-bipy=C10H8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元素、红外等性质测定。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为正交晶系。在这个镍化合物中,两个六配位的Ni(Ⅱ)离子通过O2CCH2CH2PO3H离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一个中心对称的二聚体。这些二聚体进一步通过O-H…O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选择凝集素伴刀豆球蛋白A(Con A)作为门控分子,利用甘露糖和葡萄糖与Con A竞争性结合的特性,构建了一种新型的Con A封堵介孔二氧化硅(MSN)的甘露糖刺激响应型控制释放体系.在该体系中,氨基葡萄糖首先与氰酰基修饰的MSN交联合成表面葡萄糖功能化的MSN,然后通过葡萄糖与Con A的多价结合作用使Con A固定到MSN表面,封堵介孔,形成Con A封堵MSN的甘露糖刺激响应型控制释放体系(MSN-Glc-Con A).利用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表征了该纳米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过程,并且以联钌吡啶染料分子作为模式客体分子,研究了模式客体分子在该体系中的包裹及甘露糖调控下的刺激响应释放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包载量(89.90±7.73μmol/g SiO2)和良好的甘露糖刺激响应释放行为.在没有甘露糖存在时,Con A能有效封堵介孔,使包载的染料分子几乎无释放;在甘露糖存在的条件下,甘露糖与Con A发生竞争性结合,Con A从MSN表面脱离,介孔打开,染料分子释放.染料分子的释放率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在40 mmol/L甘露糖的条件下,340 min内染料分子释放率超过90%.该体系是一种理想的糖刺激响应控制释放载体,有望实现在药物运输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一个新的微孔配位聚合物:[Gd(H2betc)0.5(betc)0.5(H2O)]n·2nH2O(H4bet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均苯四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等性质测定。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其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Gd(Ⅲ)离子通过氧原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一条Gd-O链,Gd-O链再通过均苯四甲酸配体的桥连作用,形成Gd-betc层结构。Gd-betc层进一步通过均苯四甲酸配体的桥连作用形成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网状结构。扣除孔道中的水分子,这个结构中的孔洞率约为17.6%。  相似文献   
7.
依据孔隙介质中的弹性波理论,以CO2气体为对象,研究了无介质和有孔隙介质两种情况下气体相态转变的超声波测试新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声速和衰减对CO2气体相变敏感;而孔隙介质可能一定程度地影响了CO2气体的相行为,既改变其饱和蒸汽压,也减缓其相变的突变程度。这种超声波方法有望进一步发展为研究孔隙介质中凝析气相行为的新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个新的微孔配位聚合物:[Gd(H2betc)0.5(betc)0.5(H2O)]n·2nH2O (H4betc = 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 均苯四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等性质测定.晶体结构研究结果 表明,其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Gd(III)离子通过氧原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一条Gd-O链,Gd-O链再通过均苯四甲酸配体的桥连作用,形成Gd-betc层结构.Gd-betc层进一步通过均苯四甲酸配体的桥连作用形成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网状结构.扣除孔道中的水分子,这个结构中的孔洞率约为17.6%.  相似文献   
9.
利用异喹啉类生物碱小分子化合物与腺嘌呤(A碱基)在酸性条件结合力下降的特点,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DNA酶切保护性以及易于生物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载体,发展了一种基于聚A链(Poly(A))/二氧化硅纳米颗粒(Poly(A)/SiNPs)的pH可控释放抗肿瘤药物体系.在该体系中,选择了甲氧檗因(coralyne)作为药物模式分子,通过共价修饰方法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修饰Poly(A),获得Poly(A)/SiNPs颗粒,通过A碱基-甲氧檗因-A碱基结合方式构建了甲氧檗因载药体系.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载药体系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药体系的稳定性和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释放情况,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和MTT方法分别考察了该体系在Hela细胞内的定位以及杀伤效果.结果表明:Poly(A)被成功修饰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上后能很好地与甲氧檗因结合,构建甲氧檗因载药体系,该体系在中性条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在酸性条件下(pH6),由于甲氧檗因与A碱基的结合力减弱而被释放出来,实现pH的控制释放.细胞成像结果显示,该载药体系能被细胞内吞并聚集于溶酶体内,通过利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释放药物,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该体系较好地实现了甲氧檗因抗肿瘤药物的装载和释放,为发展这一类抗肿瘤药物的载体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