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云  赵志泉 《创新科技》2014,(16):20-21
SA8000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劳动规范国际道德标准,它在平衡劳资双方博弈能力,改善劳资关系,缔造企业国际公信力方面呈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与SA8000相比,我国劳动立法仍存着标准过低问题。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劳工标准落后已经影响到我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正常开展。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SA8000标准,适时修改《劳动法》。  相似文献   
2.
周欣  赵志泉  李宝库 《科技信息》2009,(30):I0094-I0094
实验通过生物脱硫与吸附剂结合脱硫的初步研究,对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LSSE8-1与不同成分吸附剂的复合体系中羟基联苯(HBP)残留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无论在BSM培养基还是生理的条件下,Mg2+的存在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志泉 《广东科技》2008,(14):164-165
近年来,随着城市配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MI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EMS)、负荷控制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用电营销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逐步投入运行,提高了城市配网运行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印度政府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将科技发展视为其提升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主要手段。为实现其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印度建立起系统而富有特色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强国必先强教,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关键在教育。印度以应用为导向的工程技术教育、确保质量优先的高等教育和以技能开发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这些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国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战略举措越来越多地被付诸实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理论基础:战略联盟的产业拓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因此,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  相似文献   
6.
试析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赵志泉 《中国西部科技》2003,(4):106-107,109
1 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的涵义与区别 企业联盟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组织创新,始于日本企业的合资经营理念,率先并主要被跨国公司采用而得名。根据美国DEC总裁简 霍肯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 奈格尔的解释,企业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的公司,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网络型组织体。 企业集团(Industrial Group)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产生于20世纪初,并由日本学者率先对此进行释  相似文献   
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产业结构及其发展阶段直接决定着人才需求的规模、结构和质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本土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人才引进政策有待改善、人才管理政策有待优化等难题。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人才缺口使航空人才开发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开发、配置航空人力资源,必须充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已有支持政策,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赵志泉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3):105-107,111
科技人力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导力量和战略资源,其数量、质量和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实现中部崛起,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其核心在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然而,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和配置不合理,这要求中部地区实施协同开发战略,实现科技人才开发的"整体崛起"。  相似文献   
9.
赵志泉  杨云 《创新科技》2016,(10):25-27
现阶段我国劳资困局深化,劳资争议主体、劳方利益诉求、表达方式、治理模式等出现新变化。政府是宏观劳资政策的制定者、推动者和监管者,面对新情况,政府必须在协调劳资利益分配、"三方机制""劳资三权"制度和谐劳资法制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长期以来,庞大的人口红利支撑着中国制造业发展,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较低。中国制造业忽视管理创新的价值贡献,管理粗放。然而,2009年以来,劳动报酬占比改变下降态势,从"U"型左侧演化之"U"型底部与右侧。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制造业必须更加重视管理创新,实施价值链管理、集成管理和谐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