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景观视觉评价反映了景观评价主体的风貌特征及给人的视觉感受。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景观的生态性与视觉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景观视觉评价有关的研究逐步成为景观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本研究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得到1998—2022年中文和外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文献综述法梳理分析景观视觉评价领域的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关键词和发文作者机构等网络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与信息统计。结果表明:1)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的外文文献总量多于中文文献,1998—2008年WoS核心合集中外文文献发文量处于空缺阶段,2009年开始出现发文至2022年发文量呈波动式快速增长阶段,1998—2022年CNKI中文文献发文量呈现缓慢增长到较快增加的趋势。2)中文文献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热点侧重于对乡村、城市公园和风景区的景观评价与视觉分析,外文文献研究注重大尺度场地的景观生态评价和视觉影响力分析。3)欧美国家视觉评价体系、模式及学派的出现为景观视觉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景观视觉评价研究发展的过程呈现出融合多学科领域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森林景观是自然景观中的主要成分。漓江流域森林景观是典型喀斯特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漓江流域森林景观分布及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1985年、2000年和2020年3期全球30 m精细地表覆盖数据(GLC_FCS30),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数据统计及景观指数计算,探究漓江流域1985-2020年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森林景观的异质性水平,从自然环境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人文活动(人口、经济、政策)等驱动因素探寻森林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对漓江流域森林景观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建议及科研依据。研究表明,1985-2020年,漓江流域森林景观面积由417 928.86 hm2缩减至382 268.44 hm2,森林景观减少主要受森林砍伐、建设用地扩张和果树种植的侵占影响,前期森林景观缩减的程度和范围大于后期;由于森林保育政策和流域治理措施等保护工作的开展,漓江流域森林景观在缩减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恢复,集中体现在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绿化建设和漓江上游的水源林保育,森林景观不同时期发生彼此消长的地区林木采伐与更新种植较为频繁。35年间,漓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呈现先破碎化和异质性水平先明显增大、后缓慢减小的趋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面积减少,落叶阔叶林和灌木林面积增加,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面积比例趋向均衡。喀斯特地区由于土层相对浅薄,相对非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占比大,落叶阔叶林占比小,长期以来森林与水体的用地转换相对非喀斯特地区更小。漓江流域森林景观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海拔较低(200-600 m)、坡度较缓(10°-30°)和偏东南坡向的地区,随着与居民点距离的增大,森林景观面积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 000-1 400 m距离达到最大值,森林景观变化的面积与道路距离呈反比。本研究针对漓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提出适于当地的森林景观保育策略,为漓江流域及同类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