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995年以来我国对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的东北向海流(以下简称琉球海流)都是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特别是黑潮,它与大西洋湾流齐名为世界瞩目的两支强流,具有流速强、流量大、高温及高盐等特点.我国对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调查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例如在1986~1992年进行了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 1991 ~ 1993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日本筑波大学、九州大学及鹿儿岛大学联合调查研究.在1995年以后有以下调查研究: 1995~1998年开展了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 1990年10月~1996年5月我国台湾省学者在台湾岛以东PCM1断面(24.5°N附近)对黑潮进行了16个航次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有一些其他项目,支持对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进行调查研究.基于上述调查研究,本文叙述1995年以来我国学者在台湾以东与东海黑潮及琉球海流的主要研究成果; 1995年以前有关黑潮及琉球海流研究可参见苏纪兰等人[1~3]的评述及管秉贤[4]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3.
1995年以来我国对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袁耀初  苏纪兰 《科学通报》2000,45(22):2353-2356
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的东北向海流(以下简称琉球海流)都是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特别是黑潮,它与大西洋湾流齐名为世界瞩目的两支强流,具有流速强、流量大、高温及高盐等特点我国对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调查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例如在1986-1992年进行了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1991—1993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日本筑波大学。九州大学及鹿儿岛大学联合调查研究.在1995年以后有以下调查研究:1995—1998年开展了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1990年10月~1996年5月我国台湾省学…  相似文献   
4.
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勇刚  袁耀初  苏纪兰  姜景忠 《科学通报》2000,45(12):1252-1259
基于1998年夏季的温盐深(CTD)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南海海流的流速和流量,并结合声学Doppler测流(ADCP)资料分析了南海环流特征。结果如下:(1)南海东北部环流最重要的特征是黑潮有一个分支入侵南海,但流量不大。该分支作反气旋式弯曲通过巴士海峡流向台湾以南海域,而没有入侵南海内部;(2)南海北部海区主要受气旋式五流系统所支配,并伴随有两个冷涡;(3)南海中部、西南部海区主  相似文献   
5.
夏季渤海温跃层下的双中心冷水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锋  黄大吉  苏纪兰 《科学通报》2009,54(11):1591-1599
利用区域海洋模拟系统(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s, ROMS 3.0)数值模式和κ-ε湍流封闭方案, 对渤海温跃层的季节演变过程进行模拟. 再现了渤海层化自4月开始至9月结束的演变过程, 得到了层化时期渤海中部浅滩的南部和北部洼地的“非对称的双中心底层冷水”结构, 即位于辽东湾内的渤海北部洼地的底层温度要低于渤海南部低洼地的底层温度约1~4℃. 渤海地形特征产生的海水热容量的区域差异和净热通量的纬度差异是早期形成非对称的双中心冷水结构的主要原因. 数值Lagrangian浮子跟踪试验结果支持增温季节的北黄海和辽东半岛西侧的深层冷水对双中心冷水结构的维持有一定贡献, 且主要不是以平流方式直接进入南、北洼地中心, 其中北黄海和辽东半岛西侧的深层冷水对北部冷中心的贡献均明显超过对南部冷中心的贡献. 潮混合使南、北洼地冷中心温度的不对称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对自然界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应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宜损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提供。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不少工程项目高消耗、低水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的牺牲品。即使在经济已经起飞的今天,这一势头也并未得到很好的遏制。因此“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的目标,实质上就是为了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中国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