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BPO—DMA引发氯丁橡胶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时间、BPO-DMA用量配比对MMA接枝CR的影响,得出了能体现该氧化还原引发聚合特征的反应条件。当[BPO]=[DMA]=0.01 mol/1,40℃~55℃反应3 h接枝率可达一峰值(~14%)。XPS和SEM分析结果,证明产物为一接枝共聚物;且接枝率为10~14%时粘接强度迅速增加,接枝聚合的活性中心在CR 双键的α-H位置。  相似文献   
2.
A-B型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戴李宗,邹友思,刘秀彩,潘容华(化工系)基因转移聚合[‘j(GTP)作为一种极性单体的加聚方式,由于其许多的优点而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自该聚合方法发现以来的十余年时间内,人们已将注意力由对其机理等基础研究逐步转向新...  相似文献   
3.
离子型共聚单体十一烯酸钠参与的无皂乳液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十一烯酸钠及体系pH对聚合反应的影响,[NaUA]=5.70×10~(-3)mol/l, pH=10~12为较合适的反应条件,根据Arrhenius作图法求出聚合反应的表现活化能(Fa),在KPS氧化作用下,-COO~-分解产生了自由基,低浓度下的NaUA对KPS的热分解有催化作用,从而促进了聚合反应的进行;由于NaUA参与了单体的共聚合键连于胶乳粒上,因此具有更高的乳化效率;并利用TEM讨论了不同乳化体系的胶乳粒径,粒子形态及分布。  相似文献   
4.
用浊点滴定法研究了具有不同聚合物浓度的CA-DMF-水三元制膜液体系分别在30.0、45.0、60.0℃下的相分离情况,得到该体系在各相应温度下的三元相图,发现,所得到的三元相图尤其在高聚合合物浓度区域与Strathmann三元相图有重大的差异、并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相态结构对接枝氯丁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人们对氯丁胶(CR)类胶粘剂的制备,改性做了大量的工作,接枝共聚方法对改善氯丁胶粘剂的性能,粘接强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亚微观的角度,对胶液本身的性能及为什么能产生这种结果的讨论尚少。本文主要从胶粘剂的相态组成,相间的联系等方面解释接技胶内聚力较大的原因,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橡胶类材料的亚微观相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A-B-C型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戴李宗,邹友思,林国良,郭金全,潘容华(化工系)顺序加料的阴离子活性聚合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预见性,是合成嵌段共聚物的最好方法之一[‘].所得嵌段共聚物产生的两相物理网络能力是获得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关键条件;该网络结构来自...  相似文献   
7.
氯丁橡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型接枝共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氯丁橡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型接枝共聚。产物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法和溶解性试验,均证实为接枝共聚物。分析了影响接枝聚合反应的各个因素及其对产物性能的关系,测定了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并得出了接枝型氯丁橡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主要取决于接枝率的大小,转化率和接枝率成线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因转移聚合中的位阻和溶剂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二甲基乙烯酮甲基三?基硅氧基缩?为引发剂,二氟化?四乙基铵为催化剂,进行了多种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的基团转移聚合(GTP),发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酯基空间位阻对聚合起阻碍和减速作用,丙烯酸酯单体的酯基空间位则对聚合影响不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分布比聚丙烯酸甲酯的窄,溶剂的介电常数和溶剂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差值的影响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9.
以水为沉淀剂,在室温未加恒温装置的情况下方便而有效地实现对1.00wt%PSA的DMAc 溶液中的PSA进行沉淀分级,使分子量分布宽度由原来多分散指数为3.8降低到2.0左右,分级回收率为 95.0%,为研究膜材料分子量及其分布对膜性能的影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基团转移聚合引发剂——丙二酸酯的硅烯醇醚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一类新的基团转移聚合(GTP)引发剂:丙二酸酯的硅烯醇醚化合物.它比以往所用的引发剂较易制备且成本较低.研究了此类新引发剂对GTP的一些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有不同的引发活性;有不同的最佳催化剂/引发剂([C]/[I])范围,单体MA与引发剂A反应时,[C]/[I]为0.5-50%,而单体MMA与引发剂B反应,[C]/[I]只为25-50%.[C]/[I]适当时,起始温度升高或预置时间增加均会使聚合诱导期缩短,而不影响产率.对丙烯腈有很高引发活性.用路易士酸作催化剂时,单体受ZnBr_2活化后才发生G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