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还简要分析了浙江贝类分布的特点和区系组成。指出浙江南北沿海因受近岸低盐水系和外侧高盐水系影响的强弱不同。贝类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随纬度降低,贝类种类增加,热带性加强,整个区系表现出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2.
可变性状的变异性的研究是形态学和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牡蛎分类学和养殖学中,变异性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形态特征的鉴别价值以及选择的养成场或肥育场。本文是对褶牡蛎及长牡蛎各种性状的海域变异和年龄变异的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奉化吉奇,褶牡蛎和长牡蛎的大小和重量都显著地小于其它海域。本文还对现有文献中有关褶牡蛎及长牡蛎的形态描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录了1982年2—6月期间在浙江渔山列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调查中发现的七种裸鳃类动物;其中一种(网纹舌尾海牛)系我国首次记录,二种系东中国海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1982年2~6月和1983年1~10月对浙江渔山列岛潮间带的软体动物进行了七次调查,共采得软体动物标本200余号,其中已鉴定出隶属于4纲51科106种:多板纲6种,腹足纲67种,瓣鳃纲30种,头足纲3种。可分三个生态类型:岩礁相生活型、砾石相生活型和砂相生活型。通过与邻近海区软体动物组成相比较,分为四个组型:(1)我国沿海广温广布种33种,(2)分布子我国东、南海的亚热带种50种,(3)主要分布于南海的热带种15种,(4)主要分布于黄渤海,能进入东海北部的暖温带种8种。  相似文献   
5.
中助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一个完整的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起始-发展-维持-消亡),研究水体中Fe,M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水中,赤潮发生的起始阶段Fe,Mn浓度很高,分别为大于17.8μmol/L和0.51μmol/l。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赤潮多发区1990年6月观测到的一次赤潮可以认为是夜光藻——中肋骨条藻交替型赤湖.纵观整个赤潮发育过程,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交替成为优势种,其中夜光藻最大密度为3.49×10~6ccll/mm~3.多发区海域基本上为正规半日潮,与潮汐呈相似波动特征的环境要素有盐度、DO、pH 和 SiO_3-Si.赤潮发生时,表层水体营养盐有不同程度消耗,其中 NO_3—N、NO_2—N、PO_4—P 和SiO_3—Si 的最大降幅分别达10、6、3和3.5倍.此外,在中肋骨条藻赤潮阶段,水体 DO、pH 值升高、盐度下降,而且当赤潮消亡后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个完整的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起始─—发展─—维持─—消亡),研究水体中Fe、M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水中,赤潮发生的起始阶段Fe、Mn浓度很高,分别为大于17.8μmol/L和0.51μmol/L.随着骨条藻的增殖,藻类细胞的增加,Fe、Mn含量下降,赤潮消失后,水体中Fe含量回升:Mn含量仍保持低浓度(未检出).(2)4m层水体中,在起始和维持两阶段,Fe、Mn含量均较高,其它与表层水一致.(3)底层水体,在起始阶段,Fe、Mn含量比表层和4m层的要高,赤潮消失后,Fe、Mn含量均回升。可见,水体中Fe、Mn含量的异常升高,可能是诱发骨条藻赤潮的因子之一。赤潮发生过程中,Fe、Mn含量的变化是藻类对其吸收利用所致。每年5月到8月,为长江丰水期,迳流携带Fe、Mn入海的量也大,这可能是造成长江口外赤潮多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浙江沿海双壳类软体动物152种,分隶于35科3目,其中42种为浙江沿海首次记录。对其区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广温广布种51种,分布于黄渤海,能进入东海北部的温带种15种,分布于东、南海的亚热带种49种,主要分布于南海的热带种36种;因纬度的不同,浙江南北沿海的双壳类分布具明显差异,随纬度降低,热带性种类增加;整个海区表现出亚热带性质。根据贝类栖息环境的不同,可分为:岩石生态相、沙质生态相、泥沙质生态相和泥质生态相等四种生态型。文中还例举了浙江的重要经济种类和养殖种类,并提出了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