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通过Matlab编制程序,实现了自然块石二维轮廓的识别、离散与重构.结合分形理论,设计了一种可根据指定块石粒径、含石率以及分形维数生成土石混合体地层模型的便捷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石混合地层数值模型,并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特性进行了探究.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均质模型,土石混合模型能够反映地层中块石对隧道掌子面挤出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影响,更真实地呈现土石混合体地层中围岩土体的变形规律;与均质模型中所描述的规则单一的塑性区不同,土石混合地层中,隧道掌子面后的塑性区发展存在明显的"绕石效应",其扩展路径更为复杂、多元,且滑动带的路径明显延长,一定程度上增加隧道施工扰动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2.
采用压电阻抗(EMI)技术探究了C50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特性,并基于EMI技术与动态弹性模量测试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置了平行对照试验,验证了EMI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冲击损伤监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损伤程度的试件进一步开展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揭示基于EMI测试技术的损伤量——电导信号的均方根偏差值(RMSD)与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损伤测试试验结果表明:EMI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对混凝土试件损伤发展状态的监测,并且可根据RMSD值的变化特点,给出试件失效的预警信息.力学强度试验结果显示:在具体边界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将随RMSD值呈指数型下降,可据此对试件的承载能力做出定量的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