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了提高潍日高速公路下伏深部煤矿采空区探测精度,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s,CSAMT)对测区进行探测,并应用"多级"低通滤波法对因多干扰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不合理电性异常进行滤除,以提高测区采空区探测精度。针对不同异常特点,分步实施"多级"低通滤波。首先对在强干扰背景下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异常点剔除;然后,采用中值空间滤波法消除静态效应;最后,利用均值阈值分割法和幂函数法分别去除浅部和深部低阻异常。相比于原始电性特征图,经过"多级"低通滤波处理后的深部采空区有效电性特征得到了明显增强,所刻画的采空区边界更加清晰。依此布设钻孔并实施了钻探,结果表明,物探异常与实际采空区埋深等具有很高的吻合度。方案的有效实施为潍日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2.
如何充分挖掘出地震数据的有效信息以更有效预测出地震油气储层的分布情况,一直是业内所追求的目标。多波地震数据所包含的纵、横波数据不仅含有大量对油气敏感的特征信息,而且二者对油气响应存在差异,利用好这种差异可有效降低地震反演中的多解性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多波地震油气储层分布预测方案。首先,通过聚类分析优选出对油气响应比较敏感的地震属性,然后,对优选优化后的属性进行多波复合运算提取油气特征信息。最后,根据输入样本属性数据集设计自组织神经网络结构,计算神经元与样本的距离确定最佳匹配单元,更新调整网络权值,完成网络训练,得到预测结果。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本方案所预测的地震油气藏分布范围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有效地降低了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验证了自组织神经网络应用于地震油气储层预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层的对应关系,时深转换是地震资料解释中提高勘探精度非常关键的一步。介绍了时深转换的原理、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时深转换速度的求取思路,阐述了不同地质和地震地质情况下,不同的时深转换方法,结合层位、断层等的T0值,绘制出需求的构造图,以达到最佳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预测中,溶洞的"串珠状"地震反射特征是一项很重要的识别标志。对溶洞的"串珠状"地震反射成因和如何突出溶洞"串珠状"的显示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三维保幅地震数据体和三维常规地震数据体分别进行显示处理和类比分析,最终认为保幅地震数据更有利于溶洞"串珠状"地震反射特征的显示与识别。  相似文献   
5.
精确探测地下不明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对生产和工程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Source Audiomagnetotellurics,简称CSAMT)对潍日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的分布情况进行精确探测。首先,通过野外多次现场试验,确定最佳采集参数,以获取高品质原始数据;其次,对采集数据进行异常点剔除,并采用中值滤波空间法进行静态校正去噪;然后利用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反演,得到高分辨率电阻率断面图。通过处理前后电阻率断面图的对比,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采空区形状更加清晰、位置更加准确。最后,利用测区采空区解释反演结果进行钻孔布设,其反演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分频技术在塔中地区地震储层边界刻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甚至排除时间域内不同频率成份的相互干扰,将基于短时窗离散傅氏变换或基于Z变换的最大熵谱方法的分频技术应用于塔中某区地震属性分析中,以获取高于传统频谱分析分辨率的解释结果,提高地震储层边界的刻画精度。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由分频算法所得到的目的层时-频切片相比于传统的地震属性,其频带界限(对应于能量体的分布或调谐厚度的变化)更清晰,更有利于地震储层的边界刻画及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即发现崂山隆起新近系下伏地层可能为海相地层,但由于勘探程度低等原因,崂山隆起海相地层的分布依然不清。海相地层的残留状况往往与断裂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探讨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断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对于研究海相地层的分布具有重要作用。以新采集的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采用类比方法,探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主要断裂带的构造样式和变形特征,确定中、古生界断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崂山隆起主体部分主要发育高角度逆冲断裂,少量分布反转断裂和正断裂;研究区西北部发育由北向南的逆冲断裂,东南部则发育由南向北的逆冲断裂,具有对冲特征;构造变形程度西强东弱。深化了断裂系统对研究区残留海相地层分布控制作用的认识,为深入开展研究区油气调查提供地质构造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朝板块从震旦纪(680Ma)开始分裂为华北块体(NCB)与胶辽朝块体(JLKB),环渤海地区及海域元古界主要分布在该板块。华北块体为环渤海地区的陆上区,由于燕辽裂陷槽在华北北部展布,主要发育有中元古代地层;渤海海域区分布在胶辽朝块体上,完全缺失中元古代地层。1000Ma芹峪运动后,华北块体主体抬升为陆,新元古代华北板块沉积范围主要分布于东部,而胶辽朝块体却有较完整的新元古代沉积。在收集野外露头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地震、测井数据,对全区中、新元古代沉积特征做了综合分析,特别对争议比较大的海域区作出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