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川西拗陷须家河组第四段致密砂岩孔隙演化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运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全岩和黏土X射线衍射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测试分析方法,建立孔隙度演化模型,探讨孔隙演化的控制因素。须四段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可划分为:①同沉积阶段的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处于26.2%左右;②早成岩A阶段和早成岩B阶段的第一期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与自生矿物填充作用,使孔隙度演化为18.7%左右;③中成岩A阶段和中成岩B阶段的第二期溶蚀作用与自生矿物填充作用等,使孔隙度演化为5.12%~5.71%。定量计算的储层孔隙度为5.71%,接近测试的储层平均孔隙度5.12%。压实作用与强烈的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多期次的溶蚀作用是砂岩增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川西拗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四段致密砂岩中高岭石的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探讨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测试以及物性资料等,结果表明须四段自生高岭石呈书页状、蠕虫状,主要分布在深度小于3.8 km的须四段中上部;高岭石的形成与长石的溶蚀有关:(1)大气淡水和煤系地层酸性水使得长石在早成岩阶段发生了第一期溶蚀,形成了自生高岭石;(2)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和地温的升高,部分高岭石与临近的残余钾长石发生反应形成了伊利石。自生高岭石及其伴生矿物伊利石有利于须四段储层的孔隙发育;但它们阻塞了孔喉、降低了储层渗透率,不利于油气的运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