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川中磨溪与龙女寺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和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构造差异性研究,表明现今龙女寺雷口坡组构造较磨溪地区复杂,变形强,切穿雷口坡组的断层发育.印支早期,龙女寺地区构造抬升剥蚀作用强于磨溪地区,大部分地区剥蚀至雷三段,显示为构造高点.之后的构造具有继承性,龙女寺高点持继存在.喜马拉雅期隆升作用对两个地区的影响形成了构造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该区古构造和构造位置有一定的联系,更与现今构造复杂化有关.这种构造活动对研究区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燕山期,上二叠统生成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至雷一1亚段聚集成藏,形成磨溪-龙女寺联合古气藏;喜马拉雅期构造隆升造成两地区构造分异,磨溪地区由于受力较弱,整体抬升过程中气藏未被破坏,形成现今完整的磨溪气田;隆升作用在龙女寺造成较大的构造变动,大的断层切割整个雷口坡组,并成为天然气逸散的通道,雷一段气藏被破坏.  相似文献   
2.
改善Internet视频流QoS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Internet的服务模式下,网络拥塞和分组丢失不可避免,视频流必须使用有效的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来改善性能。分析了Internet视频流QoS影响因素,提出了两种QoS解决方案:基于终端和基于网络。文中着重讨论了基于终端的QoS解决方案,在目前Internet的环境下,基于终端的QoS解决方案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芯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四川盆地中部中三叠统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储层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将储层划分为风化壳喀斯特型、滩相白云岩型和热液白云岩型3类。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在磨溪以东—龙女寺以西地区的雷三—雷四段地层较为发育,主要受构造抬升作用和后期成岩作用等控制;滩相白云岩型储层主要发育在底部(T2l1),储集岩性主要为砂屑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等颗粒白云岩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粒间粒内溶孔为主,属中孔低渗型储层,其形成发育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控制;热液矿物及其组合的普遍存在,可能暗示研究区存在与构造断裂活动密切相关的热液白云岩型储层。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中坝和磨溪两个大中型气田,但近年来,钻井过程中于雷口坡组油气显示活跃,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主要为局限台地相沉积,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和蒸发台地相,主要亚相为潟湖和潮坪;其沉积时该区地壳处于拉张状态.雷口坡组有良好的烃源岩条件,多种类型的优质储层(礁滩、热液白云岩、古喀斯特储层等),有膏岩层、泥岩层的良好封隔,具有形成大中型气藏的地质条件.寻找礁滩储层、热液白云岩储层和古喀斯特储层气藏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的勘探新方向,其重点勘探地区应是龙门山前缘(川西)地区.然而,雷口坡组源储距离较大,必须要有断穿龙潭组和下三叠统的断层裂缝系统作为运移通道,所以在预测有利勘探区时,应重视天然气输导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