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寿绍文 《科学通报》1984,29(6):368-368
近年来,对雨暴的天气尺度背景及其地面中尺度结构已有了不少研究,但对雨暴的三维结构的研究仍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适于作中尺度天气分析的稠密探空网。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采用了合成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雨暴的三维结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合成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分析资料稀少的洋面上的台风结构,也有人作过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势背景的合成分析。但用其作雨暴结构的中尺度分析则还是初次尝试。本文将给出我们的分析方法和初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次天津地区暴雨过程的中小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地面自动站每小时资料对2005年6月28-29日发生在天津地区的局地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耦合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背景,由天津市西南方向移来的中尺度系统与市区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是产生这次局地暴雨天气的直接触发机制。天津市区的局地条件在这次局地降水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形和凝结加热作用对2005年梅雨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5年梅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及地形和水汽凝结潜热敏感性试验,可以发现:在大气底层,大别山北侧迎风面所形成的低涡系统对于暴雨的加强和增幅作用明显;凝结潜热的释放对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中采用非静力MM5(3.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6年7月14-15日强热带风暴Bilis台风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发现中尺度地形对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形迎风坡作用、特殊地形辐合抬升作用、地形中尺度系统影响。初始湿度场的改变在模拟雨区和雨强时,对于水汽输送弱的地方,形成降水的水汽对初始时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依赖很强;对于有强水汽输送的区域,水汽初值并不是强降水的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物理、统计意义较为明确的“K-邻域频数法”对多普勒雷达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即在“k-邻域频数法”统计的基础上,将多普勒速度在切向上扩展,有效处理了风场信息中的噪声、跳跃点和缺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晨  寿绍文 《科技信息》2007,(15):45-45
本文介绍了能量天气学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大气能量的种类、组合形式等,最后是关于总位能和有效位能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所研制的中尺度诊断量图形显示软件是针对天气诊断分析时不同的物理诊断量所做的图形输出软件。利用中尺度模式(MM5或WRF)的输出结果进行诊断分析时,应用此软件,可以显示输出不同时次和层次的相应诊断量图形。方便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天气动力过程,揭示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和物理意义。中尺度诊断量图形显示软件是进行天气分析的便捷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雷达资料在大多气象局现行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回波的移动方向的判定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预报员的主观判断。本文主要是以天气雷达体扫资料为基础,试采用一种方法来代替预报员来进行客观判断强回波的移动方向,以此来减少预报员的工作量并增加短时预报、预警系统的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6—2007年(无2004年)11年6—8月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与很好时、空完整性的静止卫星红外亮温(TBB)资料,给出了我国副热带地区(94°—124°E,24°—36°N)夏季的深对流活动气候分布特征。该地区夏季深对流活动存在3个活跃中心:青藏高原东部的川西高原及云南北部部分区域,云贵高原东北部的云南、贵州交界区域以及广西北部区域,浙江、福建与江西大部区域。深对流活动与地势分布、东亚夏季风和大气环流密切相关,不同区域的深对流活动具有不同的月际和候际变化特征,深对流活动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发展特征。江淮流域的候变化特征清楚地反映了该区域的梅雨期降水和二度梅降水。深对流活动日变化演变表明川西高原、云贵高原、浙闽地区等不同地区的深对流活动具有不同的传播特征。这种深对流活动的日变化传播特征与区域地势分布密切相关。我国副热带地区存在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类日变化特征深对流,但不同地区同类型日变化深对流也具有不同的日变化特点。川西高原、云贵高原与浙闽地区深对流日变化都为单峰型,但川西高原与云贵高原深对流比浙闽地区持续活跃时间更长。四川盆地东部、江淮流域、湖南与广西区域都属于双峰型深对流活动区域,但四川盆地东部深对流活动主峰在日出前(22UTC),不同于江淮流域、湖南与广西在日落时段(09—10UTC)的深对流活动主峰。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实时观测资料,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7-08-25豫北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水汽主要辐合在700 hPa以下;低层强辐合区配合高层强辐散区才能触发暴雨天气的爆发,250 hPa附近的辐散区对暴雨的贡献更大;干层携带高层冷空气的下沉逼迫作用,促进了对流层在垂直方向的深厚发展;在低空新生成的热力正环流的生消对暴雨的加强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