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蛋白结合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大鼠左心室肌cAMP与cGMP含量。麻醉大鼠仅给电针刺激,心室肌cAMP和cGMP水平都有所下降,但cAMP/cGMP比值保持正常。乌头碱诱发快速型心律失常后,心室肌cAMP明显下降,cGMP略有下降,而cAMP/cGMP比值也明显下降。电针刺激“内关”、“神门”能使cAMP值回升,并使cAMP/cGMP比值趋向对照值。异搏定诱发缓慢型心律失常后,心室肌cAMP水平显著升高,cGMP无明显变化,而cAMP/cGMP比值明显高于对照值。电针治疗能使cAMP下降,cGMP升高,从而使cAMP/cGMP比值趋向对照值。针刺对异常cAMP、cGMP水平以及异常cAMP/cGMP比值有调节趋向对照值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双重的,高于正常生理水平则降低之,低于正常生理水平则升高之,可称为“推挽”调节作用。切断两侧颈部迷走神经后,针刺不再显示这种调节作用。在整体实验中,针刺“内关”、“神门”既可缩短快速型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又可缩短缓慢型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本实验为针刺在整体和器官水平的疗效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