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了活性染料活性艳兰K-3R在Fe0-H2O/O2,Fe0-H2O/N2,Fe0-H2O3种实验体系中被Fe0还原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氧气对Fe0活性艳兰K-3R的还原降解有促进作用;Fe0与活性艳兰K-3R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在Fe0-H2O/O2体系中,体系的pH值为碱性,反应时间为10~15 min;增大转速、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以及Fe粉加入量,染料的还原降解效率提高,且Fe粉重复使用3~4次不影响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求有效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及工业有机废水的方法,采用以聚丙烯拉西环为填料的上流式污泥床一过滤器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处理生产病毒唑的制药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910h,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000 mg/L、有机负荷达25.05 kg/(m3·d)时,COD去除率可达72.8%,出水COD质量浓度为1900 mg/L左右,同时,填料上生物膜对COD的去除率为32%~47%,且能截留大量污泥.  相似文献   
3.
氧气浓度对EB法处理2,4-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能电子束辐照(high-energy electron beam,EB)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对2,4-D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饱和空气条件下对比,辐照过程中充入氧气明显提高2,4-D的降解效率,在饱和氧气和4kGy的辐照剂量条件下,2,4-D去除率达到92.5%,Cl-释放量为30.0~35.4mg/L,TOC去除率为22.9%.辐照过程中溶液的pH值与辐照剂量和氧气浓度关系不明显,均由9降为4左右.  相似文献   
4.
人工曝气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运行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效能,通过设置4组不同曝气强度的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反应器,对基质内人工曝气对湿地运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保持湿地运行稳定性上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6时,反应器内部的溶解氧环境最为适宜,整体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优,其COD去除率为67.10%,NH3-N去除率...  相似文献   
5.
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明潜流带表层沉积物对地表水体的"源汇"关系及季节性转化规律,综合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河道和湖泊潜流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区域潜流带内水流形态及其对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潜流带内部环境变化梯度和温度分布季节性变化对潜流带好氧-厌氧区分布范围及氮素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潜流带中氮素与地表水体的交换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槽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双方柱浮床3种布置形式(串列、并列和错开)对河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浮床并列布置时,浮床几何中心所在横断面平均流速明显增大,浮床对下游影响较明显;在浮床所在水平面,串列、并列和错开布置的平均流速比无浮床布置时分别小1.12%、2.56%和4.24%;串列、并列和错开布置时浮床所在水平面相对紊动强度平均值与无浮床布置时相比分别增大30.3%、31.1%和7.2%,同时,并列布置对浮床下游的相对紊动强度影响最大。总体而言,错开布置对流速分布影响最大;并列布置对相对紊动强度影响最大,最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和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河道排污口不同排污流速比(R分别为4.5、7.2和9.9)对悬浮物在排污口下游区域沉降和底泥再悬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速比的增加,紊动越剧烈,污染云团扩散范围越大,沉降和悬浮作用也越明显。不同流速比情况下,通过底部水平面的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先增加、后稳定,通量总量随着流速比增大而增加;由于临界起动流速(对应于R=5.8)的存在导致低流速比(R=4.5)情况下再悬浮通量增长缓慢,而中流速比(R=7.2)和高流速比(R=9.9)情况下再悬浮通量增长迅速。由此可见,排污流速对排污口下游区域悬浮物的沉降和底泥再悬浮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