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348例医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8例医院内感染分析余炳雯,陈玉琼,李淑珍,杨思齐(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510630,广州)医院感染的监控,关系到医院管理及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等问题。我院正式开展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国产单克隆抗体酶标试剂盒(McAb—ELISA)对广东某地区无乙肝症状的298人作了血清前S_2蛋白及抗前S_2检测,同时检测各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M)及肝功能。全部检测对象肝功能正常。前S_2阳性率7.72%。抗前S_2阳性率5.70%。前者与HBsAg及其它乙肝病毒复制标志(HBcAg、PHSA-R、HBcAg、抗-HBcIgM及HBVDNA)有平行关系,后者则与抗HBs有平行关系。结果提示前S_2可作为一项敏感的HBV复制及传染性的指标,抗前S_2是一项乙肝感染的恢复标志,二者有重要的流行病学与临床意义,检测证实人群中存在相当数量的HBV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5.
用Southem blot分子杂交技术,检测99例HBVM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HBVDNA的存在状态,其中71例同时用BrdU标记法检测细胞中姊妹染色体交换(SCE)率,观察HBV对宿主单个核细胞染色体的损害情况。结果发现42例被检者(42.42%)的PBMCs中存在HBVDNA(游离型或整合型,有的还见到游离的复制中间体),正常对照组则无1例检出HBVDNA。被检者PBMCs的平均SCE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HBVDNA(+)组又显著高于HBVDNA(-)组。证明HBV的入侵与SCE率升高之间有密切关系,提示HBV对单个核细胞染色体形成了损害。这一现象可能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紊乱和HBV长期不能清除等系列表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HBsAg检测的敏感性和免去小儿(尤其新生儿)静脉采血的困难与分离血清的麻烦,本文研究了用指尖血滴滤纸片检出HBsAg的方法,并对其实用价值进行评价。应用第三代检测方法——ELISA(酶标双抗体夹心法),将吸附在滤纸片上约20μl的指尖全血检出HBsAg,共检测标本205份,结果发现:全血滤纸片ELISA法虽较静脉血分离血清所得阳性率(61.46%)为低,但其阳性率(28.29%)仍明显高于用对流免疫电泳法静脉血分离血清(ClEP)的阳性率(12.68%),P<0.005。作者认为滤纸片法还有下列优点:(1)无需静脉抽血及分离血清,老幼咸宜,对新生儿更好。(2)一次可采大量检测对象,用品简单。(3)便于保存及携带,有利于大规模调查。(4)不需复杂仪器,如果将血滴量适当加大,操作细节加以改进,定能提高其检出阳性率,因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用小剂量干扰素诱导剂>PolyI:C及免疫刺激剂刺五加配伍,治疗慢性乙肝感染者32例(慢迁肝12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20例),同时以26例(慢迁肝11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15例)作为治疗对照。三个月后,治疗组病例血清HBsAg滴度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反见滴度上升,两组比较HBsAg滴度下降率分别为59.38%及7.69%(P<0.0001)。治疗组无滴度上升者,对照组有30.77%的病例滴度上升(P<0.001)。此外,治疗组肝功能絮状试验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的HBsAg滴度降低,可能间接反映出降低了的病人及携带者的传染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