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适当的溶剂,使3,5二羟基苯甲酸与氯苄的酯化和醚化反应同时进行,再在不分离产物的情况下进行酯的水解反应,得到产物3,5二苯甲氧基苯甲酸,收率达70% ,并得到适宜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儒家一向要求人们爱父母、尽孝心,但许多时候也遭遇尴尬,或尽孝则不能尽忠,或尽忠则不能尽孝。刘邦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则成功地解决了忠孝之间的矛盾。君王与父母同丧,早先时代,原始亲情浓郁,往往孝大于忠,先孝而后忠,一旦皇权至尊,君臣关系凌驾于血缘关系之上,则忠大于孝,先忠而后孝。历代善为政者都是鼓呼牺牲个体自我,服从整体大局的高手。危难时刻,孝必须无条件服从于忠。赵苞先报君,再殉母,是孝融入忠的典型案例。实际上,忠也是一种具有类特性和族群性的高尚价值需求,忠的对象可以是亲情之外的天下所有人。义高于亲、高于生命,于是,忠又具有超越孝、不被孝所统摄的内涵。仁者亲亲,义者泛爱众。义出于仁,但也推广了仁。仁、孝一致,忠、义通融是儒家道德与伦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在高适的送别诗中,处处涌动着一个不甘寂寞、渴望用世的自我形象。诗人试图改变穷愁落拓的境况,每每在送别诗中或抒发未遇时的苦闷心态,或借激励他人寄蕴自我渴望用世的抱负;即使自言欲隐不仕,亦不过是故作达观之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