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洋淀的兴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地质和历史资料研究了白洋淀的生成、发展、缩小和干涸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影响白洋淀历史演变的几个主要因素,从而认为人类活动是促使白洋淀兴衰全过程的主导因素。因此,在综合治理白洋淀的指导思想、原则、措施以及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均要把人为作用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这样才能得以尽快恢复和永葆白洋淀的青春。  相似文献   
2.
运用粒度分析方法恢复河流地貌—以滹沱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积物的粒度结构受堆积地貌及水动力的大小、状态而制约。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分别反映了水动力的大小和稳定状态;粒度概率曲线反映了沉积物被搬运的方式……。所有这些资料有助于沉积相的分析,进而可恢复出古地貌。我们在华北平原北部的滹沱河作了这一尝试,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沉积物的结构特征是分析和对比环境的一种依据。本文根据现代河流的已知沉积微环境中的砂样分析,阐述了河北平原河流沉积物的粒度成分、形态和石英颗粒的表面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A section is described through the point bar sediments of a meander bend on the Juma River, Rong Cheng. The point bar is characterised by lateral depositional units separated by inclined erosion surfaces. Each unit displays an upward sequence of grain- size fining and reduced trough cross-bedding scale. These units, formed by flood flows, reflect the lateralmigration of the bend and the flood regime of this semi-arid environment . The prevalence of chute deposits in the upper element of the lateral depositional units reflects the rate of outer bank erosion and bend migration, which in turn depend on bank strength and river gradient. The sedimentology of this point bar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il complexity of the process of point bar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5.
滹沱河现代沉积相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滹沱河平原段180公里范围内,选取上、中、下三个河段。对各段的主河道相、心滩相、边滩相及天然堤相分别进行了沉积构造、粒度结构、轻重矿物和石英表面结构的分析研究。各亚相垂向沉积层序是河流洪——枯水期水动力变化的产物。例如:洪水期心滩剖面自下而上层理表现为:滞留砂砾层中的低角度斜层理(5°~10°),高流态的平行层理或大型板状斜层理,大型槽状斜层理;随着水流的减弱,相继出现小型槽状斜层理及砂波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心滩相整个沉积厚度为1.0米左右。边滩相剖面中层理表现为:洪水期由河床侧向运移而形成的滞留砂砾层中的低角度斜层理,大型槽状斜层理或多丛系大型交错层理,随着水流减弱,层理为小型槽状或小型板状,砂波交错层理及水平层理。边滩相的沉积厚度大于2.0米。粒度分析能反映沉积物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轻重矿物含量的组合分析效果较好,其中角闪石、石英、长石百分含量可作为划分本河流亚相的重要依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各亚相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的组合特征,可作为沉积环境分析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6.
滹沱河古河道沉积和古河道地下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和实验室的分析,对古河流的相标志、岩性、沉积构造及其他地理环境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古河道地下水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些正是我们在“开发黄淮海,改变中、低产田”的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合理利用、开发古河道地下水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