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非对称日冕物质抛射的数值模拟——强磁场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8月18日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是检验日冕物质抛射理论的极好事例,在分析事件运动特征的基础上,用多种模式对事件进行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注意到爆发日珥顶端偏离冕流对称轴这一观测事实,作出了扰动源位置偏轴的重要推论。模拟结果说明,传统的热压力和流速增强并不能解释非对称事件,只有偏轴的反向磁场增强才能形成月牙形的非对称高密度云,模拟结果与观测形态非常相象。  相似文献   
2.
章公亮 《科学通报》1997,42(4):393-395
根据太阳风的理论,日冕等离子体膨胀形成超声速流。当存在太阳磁场时,太阳风是超磁声速,也就是超Alfven波速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星际空间观测到的太阳风速度是满足上述条件的。但是Gosling等报道过在1979年11月23日观测到亚Alfven波速流。Schwenn也在内日球偶尔观测到亚Alfven波速流。这是目前太阳风理论无法解释的重要现象。以上作者并未研究更多的例子,从而也未给出出现亚Alfven波速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章公亮 《科学通报》1981,26(16):996-996
极盖吸收(PCA)事件是低能太阳宇宙线质子进入地球极区上空电离层,使极区D层电子浓度增加,从而增强了它对无线电波的吸收,形成极盖电波通讯中断,它甚至会影响到臭氧层和极区的天气过程。PCA事件之后也往往跟随着地球磁暴和电离层骚扰,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无线电短波通讯,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扰动现象。  相似文献   
4.
日地共转扰动的似稳结构及瞬变扰动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章公亮 《科学通报》1988,33(15):1160-1160
在日球空间宁静及扰动期间观测到的太阳风基本参数、粒子及能量密度和流密度具有不同的太阳周变化。其中,宁静日太阳风速度V、温度T、行星际磁场总强度B的年均值有明显的双峰太阳周变化,峰值出现在黑子极大年(1968)和冕洞极大年(1974)。但是扰动日年均  相似文献   
6.
章公亮 《科学通报》1981,26(9):546-546
扩散系数K或者平均自由程λ是讨论宇宙线传播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根据粒子在行星际空间传播的模型,分析太阳宇宙线事件资料,所求出的等效扩散系数或平均自由程,往往远大于根据粒子在随机场中散射的理论分析行星际磁场功率谱所定出的系数(称之为JC系数)。这种分歧的原因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释。我们曾经初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鉴于在  相似文献   
7.
章公亮 《科学通报》1980,25(13):598-598
当前太阳宇宙线传播问题的研究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粒子在行星际空间的扩散系数或平均自由程究竟是多少?粒子是如何输运至联结日地的行星际磁力线上的,是靠日冕传播还是行星际横向扩散?本文试图利用我们得到的无限均匀介质中各向异性扩散对流方程的量纲分析解叫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章公亮 《科学通报》1986,31(11):842-842
在地球轨道附近,日球参数的变化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太阳周变化。第一类是冕洞周变化,它主要决定着太阳风粒子的质量、动能及热能的输出。在日冕结构寿命最长的年分,太阳风的流密度和动能与内能密度都达到最大值,太阳通过太阳风向日球大量输送质量、动能和热能。第二类是黑子周变化。它主要决定着太阳风的内在特征,尤其是磁场对太阳风的控制作用。在黑子活动极大年,太阳风的磁能与动能密度比、磁压与热压比都增大至极大值,与黑子数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