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以土质文物本体为模拟对象,采用土柱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由敦煌土制备的土柱中氯化钠(NaCl)和硫酸钠(Na2SO4)在土柱中的迁移速率,计算得到了氯化钠和硫酸钠在土柱中的表观迁移速率。在各种运移方式中,氯化钠的表观迁移速率均较硫酸钠大。氯化钠和硫酸钠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运移时的表观迁移速率较自下而上饱和自然吸附运移时大。SO42-受土质胶体的吸附作用大,加之硫酸钠晶型结构多变,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剧烈。上述多重因素在温度交变、干湿循环等环境因素作用下,既导致了硫酸钠在土柱中的运移速率的下降,又同时对土柱造成严重粉化和结构破坏,进而影响到土质文物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可溶盐赋存特征和主要盐害类型特点。土遗址盐害部位主要存在的可溶盐是Na2SO4和NaCl。除此之外,样品可溶盐中还含有少量钾盐及微量硝酸盐,而微溶盐分主要为CaSO4以及少量镁盐。Na2SO4对土遗址损害的表现形式与NaCl有很大不同,它具有超强的穿透、迁移能力及结晶破坏能力,盐害多表现为酥碱、起甲和块状剥落。硫酸盐的破坏与Na2SO4存赋温度、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密切相关,易引发盐害区域为32.4 ℃以下的温度区间的温度变化及40%以上的干湿度循环交变。用模拟试块模拟了盐害发生的现象和可溶盐运移规律,并选取半封闭式博物馆遗址秦始皇兵马俑K9901陪葬坑,应用适用于土遗址本体盐害防治的新型脱盐材料进行了脱盐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脱盐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临危不惧,涌现出了许多像白衣天使那样不怕牺牲、舍己救人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校企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产业和科研优势,借助高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团结协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盐溶解、结晶作用造成的疱疹病害是引起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脱落的重要原因。对导致盐害的主要成分及其存在形态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微观上可溶盐(NaCl、Na2SO4、CaCl2)和微溶盐(CaSO4)结晶以小晶粒或者包裹一些非晶体物质团聚态的形态赋存在壁画孔隙中,盐结晶的聚集体一般呈立方体或近立方体状。病害的形成是由于可溶盐和微溶盐之间的溶解-结晶相互作用。Na2SO4结晶或水合物收缩孔隙,降低了NaCl结晶对孔隙的局限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