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玉良 《科学通报》1997,42(7):704-707
通过加成反应对富勒烯进行化学修饰引起了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兴趣.研究表明,C_(60)具有缺电子烯烃的性质,可以发生一系列的环加成反应.这类反应主要包括[4 2],[3 2],[2 2]和[2 1]型 其中,通过亚胺叶立德与C_60发生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3 2]型)形成N-取代的和N-未取代的C_(60)吡咯烷衍生物是用于C_(60)化学修饰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也是C_(60)化学修饰的热点之一,这类衍生物含有NH或其他活性官能团,可以进一步进行2次衍生化,得到在材料科学和技术中有潜在应用的目标分子.亚胺叶立德的来源很广泛,一种比较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是在氮气流保护下,回流醛和α-氨基酸的甲苯溶液.Maggini及其同事首先利  相似文献   
2.
苯甲酸乙酯的光物理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凤莲 《科学通报》1990,35(8):601-601
激基复合物的形成是很多荧光猝灭的中间过程,也是光化学反应和生物分子的光化学转变的中间状态,并且是有机光导体光生载流子的中间体,因此激基复合物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但对于有机分子和无机酸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激基复合物,特别是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还极少报道,而这一过程对深入了解生物分子的光化学转变,光合作用机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苯甲酸乙酯的光物理过程,发现了苯甲酸乙酯浓溶液可以形成激基缔合物。苯甲酸乙酯不仅能与硫酸分子作用形成1∶1的双分子激基复合物,还可以和硫酸分子形成2∶1的三分子激基复合物。并讨论了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线性及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庆国  林童  白凤莲 《科学通报》2000,45(22):2376-2382
利用Witting反应合成了超支化PPV及线性PPV(包括对位和间位PPV),产物经FTIR,^H-NMR,^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的光物理性质。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超支化PPV和具有间位结构的线性PPV的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的位置基本相同,都在对位PPV吸收和发射的短波方向。说明超支化PPV分子的电子结构与对位PPV明显不同,处在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4.
光导热塑全息片的优点之一是能够重复使用,我们以甘油公香酯为热塑层做出的光导热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个新的侧链含1,3,4-恶二唑单元(OXD)和咔唑单元(VC2)的共聚体电致发光材料PVC2-MOXD和PVC2-POXD,它们的结构通过IR和^1HNMR进行了确定。两个共聚体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有好的溶解性。热分析结果给出它们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105℃和125℃,N2气氛下加热 至360℃时失重率不大于5%。  相似文献   
6.
聚四亚甲基醚对苯二甲酸酯与苯的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凤莲 《科学通报》1982,27(7):409-409
生色团的激发态在溶液中与苯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激基复合物;同样,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以下简称DMTP)分子的激发态也能在溶液中与苯分子形成激基复合物。图1中(a)(b)分别为DMTP和PTMGT的乙酸溶液加入不同量的苯后的荧光光谱图  相似文献   
7.
由咔唑衍生物基团与不同芳撑二烯基团交替共聚合成了系列发光共轭聚合物, 探讨了此类聚合物的光诱导电荷转移性质. 以荧光光谱为主要手段考察了此类聚合物与C60在苯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发现其荧光猝灭行为符合所谓“作用球”模型. 此猝灭过程与激发态能量在聚合物中的扩散过程有关, 激发态能量扩散的有效范围即“作用球”范围. 在此意义上求出的各聚合物“作用球”半径的大小顺序与聚合物激发态寿命有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聚合物激发态构型对其双分子猝灭行为的影响, 我们还考察了对二氰基苯(DCB)对其中的两种聚合物荧光猝灭过程的温度效应, 结果表明: 聚合物激发态分子呈平面构型时有利于其与猝灭剂分子的有效碰撞, 从而有利于进行能量(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8.
杯芳烃络合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凤莲 《科学通报》1994,39(6):512-512
它具有与环糊精类似的几何形状,具有杯状的分子空腔,因而能与中性分子,离子等相互作用形成包合络合物,故杯芳烃作为络合剂或模拟酶的模型化合物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关于杯芳烃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