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何宏林  魏占玉  石峰  孙浩越 《科学通报》2010,55(17):1702-1709
汶川地震破裂带上的近场震后变形, 是一种震后的蠕滑行为, 而且大部分表现为与同震滑移的方向相反. 地震断层的活动通常划分成震前、同震、震后和震间4个阶段, 反映了一次地震从孕育、发生到结束的整个演化过程, 而不同活动阶段的变形特征反映出不同的应力状态和力学性质. 汶川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两条长分别为250和72 km的地表破裂带. 为了了解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震后变形特征, 对中央主破裂带上人为破坏较轻的断层崖或断层挠曲崖进行反复测量, 结果显示在19个观测点中, 13个观测点(68%)的断层崖或断层挠曲崖的高度(垂直同震位移)震后降低回落, 平均降低了9.7%; 5个观测点(26%)没有发生变化; 1个观测点(6%)的在震后继续抬升, 抬升了12.8%, 而且该观测点位于中央主破裂带的南西端部. 尽管这种变化中存在着上冲断层盘虚假抬升后压实回落的影响, 但主要是沿汶川地震破裂带发生的震后滑移造成的, 而且大部分震后滑移(68%)与同震滑移的方向相反. 除破裂端部存在同震位移亏损, 弹性能释放不完全外, 其他部位同震位移要么与震间累积达到平衡, 要么过冲产生能量亏损, 揭示了汶川地震的能量可能基本释放完全, 发生7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 这种震后变形特征还告诉我们, 在进行活动断层构造地貌研究时, 特别是通过断层崖高度(或其他水平位错量)判断断层运动速率和估计古地震事件大小时, 除侵蚀作用产生的误差外, 还需要考虑10%左右来自震后滑移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2.
处于不同构造环境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冲沟会呈现出不同的数学函数形态特征,常见的有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乘幂函数等。它们反映了冲沟演化对发育时间、区域气候特征、河床基岩性质和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响应。基于DEM数据提取了横跨霍山山前断裂带的64条冲沟,分析了冲沟纵剖面的拟合函数及其所反映的冲沟对断裂活动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横跨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冲沟均表现为幼年期的线性函数形态或轻微下凹的指数函数形态,这反映了上新世以来霍山山前断裂带持续而强烈的正断层作用,尤其是全新世以来时间间隔较短的多次强烈活动。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数据,开展山西霍山山前活动断裂带遥感解译研究,解译获得该断裂带总延伸长度约116km,整体走向NE,按其几何结构可以分为6段,断裂活动在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形成的断层陡坎在影像上特征清晰;结合野外调查,认为霍山山前断裂带在全新世以来以垂直运动为主.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可以获取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断裂带的长度和分段长度,通过断层构造地貌的解译,可以识别出包括断层陡坎、断层槽谷等构造地貌变形信息,为筛选野外重点工作区域提供帮助.研究表明,高分辨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可以有效应用于1:5万活动断层填图工作及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