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黄海冷水团水域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为研究手段,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模式成功地揭示了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叶绿素垂向分布最大值形成和演变过程、两次大量繁殖期及物理过程对其夏季垂向结构的影响.与实测资料比较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黄海冷水团水域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书文  夏长水等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3):315-319,T003
以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为研究手段,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模式成功地揭示了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叶绿素垂向分布最大值形成和演变过程、两次大量繁殖期及物理过程对其夏季垂向结构的影响。与实测资料比较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受海啸侵袭,引起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进入海洋和大气,进入大气通道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沉降于海洋上,其中进入大气中的137Cs(总量约13 PBq)有38.5%沉降于日本东部海域,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本文在POM环流模式中引入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的输运、沉降和衰变的控制方程,建立了一个准全球放射性物质数值模式,模拟并预测了福岛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137Cs的长期输运情况,分析了该泄漏物质通过海洋途径进入中国近海的过程.结果表明:福岛核事故泄漏的137Cs于2013年开始对中国近海海域造成影响,其浓度和影响范围在未来5~6年将逐渐增加,2018年前后黄东海和南海北部的137Cs浓度达到最高值.南海中南部浓度小于黄东海和南海北部,且最大浓度出现时间滞后于其他海域,所有中国近海海区137Cs浓度达到最大值后在自身衰减的作用下逐渐降低;137Cs在中国近海的浓度小于外海,在黑潮外部海域由于黑潮的强流屏障作用会形成一个137Cs浓度高值区;137Cs在中国近海浅水海域上下混合均匀,在深水区上层水体的137Cs(上400 m)浓度要明显大于下层,在南海200~400 m层水体形成一个高值区.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影响垂向混合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分类,进而讨论了波浪运动和潮流运动所造成的混合及其对温度垂直结构的影响. 基于3种混合方案对黄海、东海温度垂直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波浪的混合对黄海、东海上混合层起控制作用,潮流混合对30m左右的近底层起控制作用,潮流混合是南黄海断面海温呈台状分布的主要成因. 南黄海东侧的温跃层通风是由于强波浪以及潮流对应的混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考虑波浪混合和潮流混合所模拟的黄海、东海海洋温度垂直结构特征与实际观测基本一致. 对近海而言,波浪混合和潮流混合是进行温度跃层和密度跃层数值模拟的关键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