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地震云及其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读卖新闻》曾报道奈良市市长健田忠三郎根据云彩预测地震及九州大学工学系副教授真锅大觉关于地震云成因探讨情况。我们在用激光锁相应变仪、基岩地电记录仪和天电记录仪等手段进行地震预报研究的过程中,也注意了对地震云彩的观测。  相似文献   
2.
地震云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大炯 《科学通报》1981,26(3):169-169
1976年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后,我们利用激光和电子学技术在北京远郊的密云水库台站从事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注意了对地震云的观测和研究。日本键田忠三郎于1948年起开始研究地震云,并首先利用地震云成功地预报了地震。我国历史上在三百年前也有过关于云彩和地震之间关系的记载。根据我国古代的记载。日本键田忠三郎三十二年的观测和预报,以及我们自己的观测,研究和预报实践,可以认为云彩和地震的确具有内在联系,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吕大炯 《科学通报》1980,25(1):48-48
我们利用激光锁相应变仪、基岩地电仪、天电仪及气象仪器同时观测基岩应变、基岩地电、电磁辐射包络及气象等地震前兆。通过观测发现:突变前兆对于临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它们具有多样性、全球性、相互独立性、反向特性、前兆模式的重复性、周期(或准周期)性、周期性前兆波形的相似性及这  相似文献   
4.
吕大炯 《科学通报》1982,27(23):1457-1457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后,吕大炯等人在北京密云水库台站(经度116°50′,纬度40°28′)利用激光锁相应变仪、基岩地电仪、天电仪和气象仪器观测到了基岩应变、基岩地电、电磁辐射包络及气象方面的与地震有关的突变前兆。  相似文献   
5.
吕大炯 《科学通报》1973,18(1):22-22
近十几年来,高能基本粒子物理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实验上,这些进展的取得,除了由于高能加速器的发展外,还和高能粒子探测器的不断发展分不开。目前,高能粒子探测器已有许多种,在这些探测器中,以气泡室对高能实验物理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气泡室具备体积可以做得大、视野范围大、工作液体密度大,可以是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文章《地震云及其成因的探讨》(见《自然杂志》1卷5期),当时因限于篇幅,只作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引起大家对地震云研究的重视,因此未作全面的阐述.看了《“地震云”辨》一文后,觉得很受启发,但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特作说明如下: 首先,该文谈到“不可能形成沿水平方向横卧的‘细长稻草绳状’,或‘长条带状’的云体”.此处未提及断裂带的作用.气象学上本来就承认地面对高空气象有下垫面的作用.因此孕震区的活动主断裂对其上空的气象及云体的形成,应该是有影响的.而活动主断裂往往是条带状的.此外,我们也观察到垂直走向的稻草绳状云体,到了高空,由于气流关系,变成了沿水平方向横卧的云体. 第二,文中接着提出地球内部的能量是以什么机制来加热大气的问题.该文只谈了“地气”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突变前兆的特性及其按时间分布和按层震区分布的规律。采用极值重合法及所积累的前兆模式资料对全球部分强震作出了某些试验性预报。这些结果也许是令人鼓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