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大陆地震风险分析模型研究(Ⅱ):生命易损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研究前人的工作成果,采用陈颙等人提出的宏观易损性分析思路,完善了该分析方法的人口和GDP分配方案,同时考虑了前人忽略了的人员死亡率为0时的特殊情况,在收集大量灾害性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拟合出了新的地震生命易损性模型.通过和云南省县级尺度上建筑物易损性分类清单法预测结果相对比,证明本文建立的地震生命易损性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在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和地震应急工作中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玉树地震中政府的应急准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提出用应急行动反馈控制应急准备的思想,并以玉树地震为例,从政府组织协调、公民应急意识、救援效率、交通与物资状况以及应急预案响应几个方面,分别对我国应急准备体系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意识、应急队伍、应急资源与应急预案几个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在我国,面对巨灾时,应急准备工作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反馈控制理论,为完善应急准备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国外社区减灾装备的基本情况入手,从区域灾害系统角度阐述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尤其是灾害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灾害风险等系列研究热点与社区减灾装备的关系.可为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灾装备的科学配备,最大限度地减轻社区灾害风险和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国家减灾委立即组织专家赴玉树开展现场调查与评估工作.本文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阐述了这次发生在高海拔、少数民族聚居区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正在开展的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力、最具影响力的地震之一,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巨灾,两者灾后恢复重建均产生深远影响和意义.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虽然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社会性质下,但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却有相似之处,具有一定可比性.本文主要将两者灾后恢复重建的政府主导、整体规划、融资方式和心理干预4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恢复重建中存在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最终得出针对我国恢复重建的相关建议:将"以人为本"根植于政府主导的恢复重建模式;整体规划重点体现整体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坚持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并严格监管;在专业人才、组织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刘吉夫  陈颙 《自然杂志》2004,26(1):39-42
地球系统科学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研究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成为促生网格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地球系统科学和网格技术都是复杂的巨系统,二者的结合将是21世纪的重要事件.网格技术将为20世纪遗留下来的世界性地球科学难题(如全球变化、地震预报和宇宙起源等)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地震风险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风险分析不但是国家或者地区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也是地震应急时的重要决策依据,因此建立适用于不同时空尺度的地震风险分析模型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大陆大量地震灾害基础资料,根据实际地震影响烈度分布特点,改进了陈颙等的地震脆弱性模型,形成了地震宏观风险分析模型,并在云南省县级尺度上与传统的建筑物分类清单法(ATC-13)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区域或更小的时空尺度上同样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因此地震宏观风险分析模型不失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模型,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