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综合类   2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高原东南部宋家店黄土剖面L9中地磁记录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地区宋家店黄土剖面L8~S12段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Matuyama/Brunhes(M/B)界线位于L8黄土层的底部,Jaramillo极性亚时的顶、底界线分别位于L10的中部和L12的底部.黄土和古土壤地层的磁组构保持了原生沉积组构的特点,所记录的剩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后期扰动.在L9黄土层中记录了2次地磁场异常,认为由重磁化的可能性较小,而磁极性漂移事件的解释更为合理.推算它们的年龄分别与Kamikatsura(0.886Ma)和Santa Rosa(0.922Ma)地磁漂移事件接近,相对古强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地磁漂移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2.
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地区宋家店黄土剖面L8~S12段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 Matuyama/Brunhes (M/B)界线位于L8黄土层的底部, Jaramillo极性亚时的顶、底界线分别位于L10的中部和L12 的底部. 黄土和古土壤地层的磁组构保持了原生沉积组构的特点, 所记录的剩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后期扰动. 在L9黄土层中记录了2次地磁场异常, 认为由重磁化的可能性较小, 而磁极性漂移事件的解释更为合理. 推算它们的年龄分别与Kamikatsura(0.886 Ma)和Santa Rosa(0.922 Ma)地磁漂移事件接近, 相对古强度研究结果显示, 上述地磁漂移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3.
院士箴言     
~~院士箴言@刘东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大荔黄土-古土壤序列δ13CSC值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最近250 ka大荔地区两个剖面全岩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 初步探讨了影响黄土-古土壤序列δ13CSC值的因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大荔黄土-古土壤序列δ13CSC值与磁化率的变化基本同步,δ13CSC曲线的负峰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古土壤发育期. 研究认为, 植物成因CO2的介入会导致δ13CSC值降低, 降低的幅度主要与古植被发育程度和古湿度有关, 植被中C4植物的相对含量可能仅影响其次一级的变化. 低δ13CSC值大体上指示了植被相对丰富、气候湿润的环境状况. 倒数第2次间冰期以来, 大荔地区植被发育最差、最干旱的时期是L2的黄土堆积期; 而植被最为丰富、气候最湿润的则是末次间冰期. 发生在MIS(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即 40~30 kaBP的青藏高原"高温大降水事件"的水文效应已波及气候相对湿润的关中地区, 对当地植被和湿度均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沙群岛滨珊瑚高分辨率δ13C的环境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沙群岛永暑礁滨珊瑚月~季分辨率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珊瑚δ13C总体上具有比较清楚的年际变化周期, 可以反映永暑礁日照时数、总云量和降雨量等的变化, 对El Nio事件有比较明显的记录.1950年至1999年δ 13C存在非常显著的长期下降趋势,反映近50年来南沙群岛年总日照时数呈减少的趋势、年平均总云量和年雨量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季风条件下全新世洞穴碳酸钙稳定同位素气候信息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谭明 《科学通报》1997,42(12):1302-1306
1 洞穴碳酸钙氧同位素的气候意义1.1洞穴碳酸钙氧同位素的来源及其变化的意义洞穴碳酸钙的形成主要包括渗流带碳酸盐岩溶蚀和洞内沉积两个过程.溶蚀化学过  相似文献   
7.
8.
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提出将近2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对于地球系统科学有了什么样的理解?地球系统科学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学术或学科框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机会和挑战?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洞穴碳酸盐双重光性显微旋回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透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中国的石笋显微沉积旋回界面大多具有“阳光-发光”两个两种光性,其中一部分石笋的两种光性微层能够一一对应。分析认为这类样品最适合进行平行生长石笋间的交叉定年,可能是最有利于发展石笋微层年代学和气候学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末次冰期晚期黄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不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黄土高原长武,洛川和渭南3个典型黄土剖面蜗牛化石的研究,探讨末次冰期晚期这一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