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计算机网络非线性影响,以及用户行为带来的网络性能波动,分析了网络性能相变的非线性机制,在改进的二维耦合网络模型中对规则网络、具有访问群聚特性的网络和引入分布式代理的网络进行仿真对比。研究表明:在路由器非线性的作用下,网络存在相变特性;与目的节点随机选取的规则网络相比,超文本链接网络中访问行为的大规模群聚特性使网络相变点明显左移,网络性能相对恶化;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分布式代理对策,使网络相变点右移,网络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当前信息优势度量研究混淆了信息优势及其效能等概念,度量指标缺乏严格数学基础,存在操作性不强、解释力不足、适用范围有限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距离的信息优势度量方法,通过引入感知信息集合与客观信息集合的距离度量,重新定义信息质量、信息优势等重要概念。详细讨论了最优子模式分配等几种常用集合距离的选取,并利用基于Agent的同质化协同模型对最优子模式分配距离下的信息质量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可操作性,可更好反映信息优势局部和动态特性,且在部分条件下可退化为传统方法,灵活性和兼容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时空混沌流密码系统的抗误码能力,该文研究了这一系统的误码扩散特性,得到驱动序列中多个误码的扩散范围与系统参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双耦合驱动模型的时空混沌流密码系统,利用相互耦合的混沌系统生成驱动序列,并在接收端进行误码检测处理,对模型结构、误码检测、误码处理作了详细的设计,达到提高系统抗误码能力的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双耦合驱动模型可以显著地提高时空混沌流密码系统的抗误码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时空混沌流密码系统的抗误码能力,该文研究了这一系统的误码扩散特性,得到驱动序列中多个误码的扩散范围与系统参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双耦合驱动模型的时空混沌流密码系统,利用相互耦合的混沌系统生成驱动序列,并在接收端进行误码检测处理,对模型结构、误码检测、误码处理作了详细的设计,达到提高系统抗误码能力的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双耦合驱动模型可以显著地提高时空混沌流密码系统的抗误码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联网用户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匿名互换的用户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该机制提出构建可以匿名互换的社团———Mix-Crowd,并基于组密钥机制实现了保证基本安全需求下的匿名互换。基于实际数据分析讨论Mix-Crowd划分规则对机制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熵衡量该机制提供的不可连接性程度。理论分析表明:该机制下系统的最大熵独立于匿名互换次数,即该机制可以用较少的匿名互换次数和较小的组规模实现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目前无线ad-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中的签名算法运算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可实现性较差的问题,借鉴多维Hash链的思想,提出一种数字签名算法,并基于这种数字签名算法,给出一套无线ad-hoc安全路由协议的实例。该数字签名算法通过RSA(Rivest,Shamir,Adleman)体制中的模幂运算构造多维Hash链,形成公私钥对,对消息进行签名。通过减小模幂运算中指数的大小,达到降低运算量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密钥长度取1024bit时,该签名算法与RSA签名体制相比,运算量减小约20%,而其安全性依赖于RSA体制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Hash函数的安全性。该算法及协议使得无线ad-hoc网络中路由安全的部署的可实现性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对等网络中,节点可以动态地进入和离开网络,增加了业务监测的难度。该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检测并分析对等网络流量特征,解释了流量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和最大特征矢量的物理意义,同时定义权重矢量作为流量观测指标,利用流量的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给出了全网的P2P流量时间和空间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识别P2P流量的动态时间和空间特性,为互联网流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性管理研究中有一类基于对等网络的管理机制,却缺少对此类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评估。该文首先通过分析对等网络与移动性管理的异同,说明对等网络对移动性管理的借鉴价值在于基于分布式散列表的信息散布方式。然后关注该类机制的基本性能、负载均衡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性能分析模型,并将此类机制与传统移动IP机制比较。最后通过仿真定量分析系统参数对机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散列表的移动性管理机制在负载均衡性和用户规模可扩展性方面优于传统机制,但在查询性能和网络规模可扩展性方面存在不足;减少Overlay拓扑与物理拓扑的不一致对移动性管理的影响是此类机制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反映P2P网络中节点间自组织的数据传输行为对底层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二维阴影模型,用于分析和比较节点间对等访问、异质性访问以及引入代理节点后网络性能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对等访问和异质性访问情况下,网络关键性能参数都出现了相变现象;与对等访问相比,访问的异质性引起相变点的明显左移,表明网络性能恶化;引入代理节点可减缓路由器节点数据包排队长度和丢包率的突变,均衡了网络流量的空间分布,相变点的右移说明网络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传统安全通信系统分别设计信道编码、密码算法等模块,系统安全性几乎不受信道误码影响。借鉴物理层加密的概念,该文提出一种系统化设计方法,利用信道误码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提出对该系统进行安全性定量评估的方法,分别计算码字相关性和信道误码对安全性的影响,为研究该类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当二进制对称信道(BSC)的比特翻转概率大于阈值时,所设计的基于分组密码的物理层加密通信系统具有高于传统安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