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9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代十国时期,钱氏吴越国积极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但日本国对此却持消极的态度,双方的交往主要通过民间进行,局限在经济、文化领域。研究表明,此间中日交流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从以前中国方面的单方输出、日本方面的积极接受,开始变为中日双方的双向交流。尽管此时日本的"逆输出"在质和量上都不足道,但这毕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也可称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出现已影响到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的社会现象。为了应对网络给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以网络手段解决网络带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观点,并结合工作实际讨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排列方式对电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塔双回500kV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影响其电晕损失、无线电干扰等,论文以川渝电网某500kV同塔双回线路的典型杆塔为例,利用EMTP程序进行仿真计算,从优化导线排列的角度出发,对其电气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该线路的无线电干扰水平约37-40dB,同等条件下导线采用逆相序排列方式,地面场强最小,且不会超过6kV/m,线路间不平衡度为次好,地线感应电压和电流最小,综合效果来看,导线逆相序排列为同塔双回线路的最优化排列。  相似文献   
4.
纳米铜杆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有限变形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纳米铜杆的拉伸过程,用有限变形列式表征纳米杆单向拉伸屈服前的应力和应变.结果表明:铜单晶纳米杆屈服前的最大弹性应变约为0.11;用有限变形应力、应变表征变形过程和材料性质与通常名义应力、应变表征相比有明显不同;纳米杆泊松比随应变增加而减弱,并从物理上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值解法,计算了带壳体A类形态放热反应物的热爆炸临界判据及临界温度分布。讨论了壳体厚度,壳体导热系数、Biot数以及无量纲活化能对系统临性的影响,反应物消耗的影响被忽略。  相似文献   
6.
首先指出了市场经湃在法律上的反映主要是民法,而民法则是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其次阐述了民法在市场经湃中所处的基础地位,及其所起到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步探讨了湖南吉首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该地产野生观赏植物79科,152属,280种,它们的区系地理成分有12个分布类型.根据“区系发生法”的引种理论,阐明了这些野生植物可以引种栽培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软件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项目管理的发展、定义,以及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根据软件项目的特点和当前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项目组织松散、开发计划不充分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项目为中心,以人为本”,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项目管理工具和采纳严格进度控制方法的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威  李元希 《科技资讯》2014,(7):85+87-85,87
对一种新型的铝制沐浴水热回收器进行初步设计。该沐浴水热回收器具有成本低,回收效率高等优点。介绍其工作原理,并以某三口之家为例,计算该热回收器的节能效益。结合沐浴水余热使用情况不合理的现状,讨论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疑源类的早期辐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元古宙至寒武纪早期疑源类的分析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早期和晚期疑源类的辐射分别与全球范围内超级大陆(rodinia)形成及海洋中锶同位素^87Sr/^86Sr值显著上升,陆源物质增加,δ^13C值由负值转为正值的时期相吻合;早寒武世疑源类的辐射与超级大陆(pannotia)的形成、裂解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关。认为疑源类在早寒武世的适应辐射,改变了全球生物的营养结构,“中型浮游动物”对小个体棘刺疑源类的有效利用,可能是引发“寒武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