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研究了显性无腺体基因在3种不同陆地棉遗传背景下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性状上显性无腺体的作用方式相似,但遗传背景与腺体类型的互作效应在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伸长率上差异显著,显性无腺体基因在3种遗传背景下对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在衣分、籽指、衣指、纤维伸长率等性状上表现多效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引物扩增效率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高粱BTx623幼苗中的多酚氧化酶基因SbPPO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SbPPO2,SbPPO5,SbPPO6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这3个SbPPO可能在高粱BTx623幼苗中起到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马齿苋和大花马齿苋的种皮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马齿苋和大花马齿苋的种皮表面结构具有一定差异。马齿苋和大花马齿苋的种子形态近似肾形,但大小不等;脐膜呈突起的蝶翅状,马齿苋的脐膜面积稍大些;两者种皮表面都有以同心圆状排列的突起,只是马齿苋种皮表面的突起呈细微的颗粒状,而大花马齿苋种皮表面的突起呈稍大些的瘤状;两者种子表皮细胞之间结合牢固,表皮细胞表面均具有许多小突起,只是大花马齿苋种子表皮细胞表面的小突起更多、更密。  相似文献   
4.
以7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和4个常规品种为材料,按NCⅡ设计,对28个组合的F1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优势,28个组合所研究的15个性状全部具有中亲优势,6个性状具有高亲优势,4个性状具有竞争优势;杂种F1各性状的竞争优势分别与父本、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平均值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而以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平均值与竞争优势的相关最密切且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和3个常规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并对产量相关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在所考察的19个性状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单株果节数、蕾铃脱落率、籽指、衣指、黄度和反射率品种问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转基因棉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重、衣分、籽指和衣指显著高于常规棉品种,但转基因棉与常规棉品种间纤维品质无明显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是转基因棉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衣分和单株铃数则是常规棉品种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的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异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从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进行了叶表皮电子显微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SNTE0537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介于双亲之间,与其原始亲本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叶表皮的微观形貌特征可以做为鉴别三个物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素处理对黑麦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秋水仙素对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以黑麦为材料,应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0.5,1.0,1.5,2.0g/L)和不同处理时间(12,24,36,48,60 h)试验研究了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加倍效应。结果表明,1.5 g/L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达到最高值,为35.35%;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染色体加倍效果也在增加,但四倍体加倍效应明显高于八倍体,同时出现了染色体黏连,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和染色体多核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转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分别对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7和新棉33B以及常规棉品种DGL99102和中棉所12号的幼苗期的POD活性、SOD活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在同样生长条件下其POD和SOD活性均高于常规棉,并且其MDA...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大豆品种“晋豆1号”为材料,用30%聚乙二醇(PEG)水溶液对收获后的种子渗透处理24h后,在其自然老化过程中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经处理种子的细胞膜透性、内部过氧化物含量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较低的水平。表明应用聚乙二醇渗透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大豆种子老化,而降低内脂膜的过氧化反应水平,则是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选用陆地棉无腺体品系显无066 和显无077 为父本,有腺体品种中棉所12 号、苏棉9 号、泗棉3 号为母本,不去雄辅助授粉,以显性无腺体作标记,以天然异交和人工去雄授粉为对照,比较其杂种率及制种效率,并以中棉所12 号为对照,对6 个杂交组合的杂种F1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显性无腺体作标记,不去雄辅助授粉平均杂种率达到51.35% ,变幅34.73% ~63.46% ,工效是人工去雄的3.5 倍。杂种F1 比较试验表明,所研究的11 个性状中有10 个性状表现中亲优势,6 个性状表现超亲优势,8 个性状表现竞争优势,其中3 个组合的单株皮棉产量竞争优势在2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