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研究了低温烧成多层片式ZnO压敏电阻的内电极中Ag扩散进入ZnO晶格对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内电极中Ag含量严重影响低温烧结多层片式压敏电阻的电性能.当内电极含Ag量为70%时,具有最好的电性能;而内电极为纯Ag时,电性能最差,压敏电压和限制电压过分地升高,漏电流增大,非线性系数减小.反映晶界势垒电容的电容量随内电极中Ag含量的升高而减小.伏安特性和复数阻抗分析表明,随着内电极中Ag含量的升高,Ag扩散进入ZnO晶格加剧,降低了施主浓度Nd,导致ZnO晶粒电阻增大,以及晶界势垒高度和耗尽层宽度增加,使得多层片式ZnO压敏电阻的电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2.
以[AlO4Al12(OH) 24(H2O) 12] 7+(简称Al13)和氯化铝为铝源,以硅酸钠和活化硅酸为硅源,采用四种组合方法,研究莫来石的合成。采用27Al NMR、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反应过程及材料微结构演变。研究发现以Al13为铝源制备铝酸盐具有低温优势。以活化硅酸与Al13为硅源和铝源制备的莫来石前躯体,经900℃煅烧生成莫来石,经过1200℃煅烧生成单相莫来石,其机理在于在前躯体中已经形成类莫来石的Si-O-Al键合。  相似文献   
3.
4ZnO·B2O3·H2O微米棒的水热合成及阻燃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存在的条件下,以Zn(NO3)2.6H2O和H3BO3为原料,利用水热反应制备出分散均匀的4ZnO.B2O3.H2O微米棒.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及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微米棒的物相、组成、表面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硼酸锌微米棒分散均匀,直径为0.2~0.5μm,长度为5~10μm;400℃时,添加10%(质量分数)的硼酸锌微米棒可使杨木粉的残炭量比未添加硼酸锌的提高18.69%,极限氧指数达43.2,说明硼酸锌微米棒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偏高岭土兼作Al、Si源,H3PO4作磷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乙醇胺为复合模板剂,采用分段晶化的方法制备磷酸硅铝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XPS及NH3-TP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为柱状的磷酸硅铝分子筛,其晶粒尺寸大约为20 μm×5 μm×5 μm,其晶体结构中P:Al:Si=1:1.19:0.67(摩尔比),硅含量较高;采用分段晶化方式制备的SAPO-5分子筛的总酸量为578.0 μmol/g高于一段晶化方式制备的SAPO-5分子筛的总酸量;采用分段晶化生成的SAPO-5分子筛的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初始活性可达到24.8 %,远高于一段晶化制备的SAPO-5分子筛的初始活性14.1 %。  相似文献   
5.
纳米硼酸锌的制备及对木材阻燃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NO3)2·6H2O和Na4B4O7·10H2O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硼酸锌,以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纳米硼酸锌的物相组成及形貌,并研究其对木材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硼酸锌平均粒径为30-60 nm,分散均匀.结晶度好.该纳米硼酸锌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添加10%的纳米硼酸锌可使桦木粉的300℃残炭量比未添加硼酸锌的提高了19.95%,比微米硼酸锌提高了14.18%;其极限氧指数为38.7.  相似文献   
6.
以偏高岭土兼作Al、Si源,H3PO4作磷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乙醇胺为复合模板剂,采用分步晶化和一步晶化的方法制备磷酸硅铝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XPS及NH3-TP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步晶化法制备的磷酸硅铝分子筛晶粒规整,呈柱状,且晶粒尺寸较大,约为20μm×5μm×5μm,其晶体结构中P∶Al∶Si摩尔比达1∶1.19∶0.67,硅含量较高;采用分步晶化法制备的SAPO-5分子筛的总酸量更高,达578.0μmol/g;采用分步晶化法制备的SAPO-5分子筛的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初始活性可达到24.8%,远高于一步晶化法制备的SAPO-5分子筛的初始活性(14.1%).  相似文献   
7.
室温下,在偏高岭土与Al(H2PO4)2溶液混合均匀,并加入纳米氧化铝,采用浇注(Ф20mm×20mm×20mm)成型方法合成纳米氧化铝增强偏高岭土基矿物键合材料。采用XRD、SEM、I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偏高岭土基矿物键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铝可明显增强其抗压强度;随着纳米氧化铝添加量的增加,养护时间的延长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越明显;XRD和IR测试结果显示其含有非晶相和次结晶相;SEM测试结果显示其保留了偏高岭土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Zn(NO3)2·6H2O、H3PO4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获得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制得太阳光反射材料NaZnPO4,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XRD、TG/DSC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料的磷锌摩尔比对产物的组成起重要的作用,宜控制在1.7 ~2.0之间;制备NaZnPO4的热处理温度为400 ~...  相似文献   
9.
通过磷的引入调控白云瓷显微结构的形成,来提高白云瓷的抗弯强度及降解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Rietveld全谱拟合、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31)P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光谱(MAS-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掺P后白云瓷的玻璃相含量明显增加,且在玻璃相中形成了Si(Al)—O—P—O—Ca(Mg)的结构;该玻璃相的变化使得白云瓷粘结更紧密,抗弯强度从24.99 MPa提高到38.73 MPa;在酸性条件下,玻璃相中的P—O键容易水解,且P—O—Mg比P—O—Ca更优先被破坏,这加快了玻璃相的解体,使得白云瓷的降解性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以[AlO4Al12(OH)24(H2O)12]7+(简称Al13)和氯化铝为铝源,以硅酸钠和活化硅酸为硅源,采用4种组合方法,研究莫来石的合成.通过27Al NMR、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研究反应过程及材料微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以Al13为铝源制备α-Al2O3具有低温优势;以活化硅酸和Al13为硅源和铝源制备的莫来石前驱体,经900℃煅烧生成莫来石,经1200℃煅烧生成单相莫来石,其机理在于在前驱体中已经形成类莫来石的 SiOAl 键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