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定海海区潮间带的放线菌筛选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筛选舟山定海海区潮间带放线菌并对分离到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结合SDS化学法样品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放线菌的检出机率;分离到的115株放线菌中,其中相当一部分菌株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和强抗菌活性;拮抗放线菌主要以抗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主(80.7%),抗革兰氏阴性细菌(46.5%)和抗真菌(50.9%)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2.
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学科。本文就发育生物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期望能为普通地方院校开展发育生物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解决课程学分偏低和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Cu2+和Cr6+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出膜后一周的蝌蚪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u2 和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Cu2 对中国林蛙蝌蚪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31,0.105,0.038 mg/ L;Cu2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为0.02 mg/ L.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6,4.48,4.57 mg/ L;Cr6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为1.55 mg/ L.同时讨论了中国林蛙与其他两栖类蝌蚪相比对Cu2 和Cr6 耐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CZⅣ-1068是从舟山长峙岛潮间带海泥中分离到的一株细菌,最适NaCl浓度范围为1%~3.5%,经琼脂扩散法抗菌模型筛选表明对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白假丝酵母有拮抗作用。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对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PCR的方法扩增了CZⅣ-1068的16S rDNA,然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CZⅣ-1068与Bacillus sp.82344(AF227848)相似性高达100%,初步确定为腊状芽孢杆菌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AMPs)是生物体先天性免疫防御体系中对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的重要因子,近几年来,从海鞘类的血细胞中提取出多种抗菌肽,根据一级结构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线性α-螺旋结构的两性抗菌肽分子:包括clavanins,styelins和clavaspirin;(2)含有DOPA残基的抗菌肽分子:包括plicatamide和halocyamine;(3)含有二硫键的抗菌肽分子:包括halocidin和dicynthaurin.本文对这些抗菌肽的结构,功能,抗菌机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并对抗菌肽在海鞘类自身防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曼氏无针乌贼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氏无针乌贼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和生殖导管组成,生殖导管根据各段的形态、结构、功能分为输精管、贮精囊、前列腺、精荚囊和阴茎。精巢由众多生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内分布着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成熟精子悬浮在管腔中央,有规则地朝着一个方向排列,精子形态为稍弯的子弹头型或长柱状纺锤形。输精管细长,兼具运输和贮存精子的作用。贮精囊体积相对缩小,具发达的分泌细胞,为精子运输提供营养和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研究了Cu^2+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Cu^2+对中国林蛙蝌蚪24、48、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0.131、0.105、0.038和0.02mg/L,并且蝌蚪的死亡率随着Cu^2+浓度的升高和染Cu^2+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下,Cu^2+污染仍可抑制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并对中国林蛙蝌蚪产生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海洋环境中不同离子对固化土微观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了钢渣+水泥固化土与水泥固化土在侵蚀环境下微观颗粒结构变化特点。选取海水中影响较大的3种离子对固化土试样进侵蚀性试验,对不种侵蚀龄期的试样进行电镜扫描,借助OpenCV图像处理软件对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土体微观颗粒结构的形态特征,与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 compression strength, UCS)相结合,得到固化土微观颗粒结构变化与宏观强度变化的相互关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Mg2+作用下水泥固化土(CS)、掺激发剂的钢渣水泥固化土(A-SSP-CS)、钢渣水泥固化土(SSP-CS)的宏观强度变化与微观颗粒结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相关性在前期优于后期;(2)在Cl-环境下CS、A-SSP-CS的宏观强度变化与微观颗粒结构变化在整个试验阶段内体现出较好的相关性,SSP-CS的宏微观相关性前期优于后期;(3)在SO42-环境下,CS、A...  相似文献   
9.
嗜极菌的极端酶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嗜极菌的极端酶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初步分析了极端酶在极端环境中保持稳定性及活性的结构特性,并介绍了当前极端酶的生物技术进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发酵培养液中碳源、温度、pH以及培养助剂分别对从盐田中分离到的一株产类胡萝卜素弱嗜盐菌株D15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单因素四水平试验。初步获得了比较适合该菌株的理化条件:蛋白胨10.00 g/L、酵母提取物10.00 g/L、葡萄糖9.00 g/L,初始pH为8,于37℃振荡培养120 h,菌体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到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