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Zn(ImH)2(Cl)2(1a),Cu(ImH)4(Cl)2(1b)分别与吡咯烷、吗啉、4甲基哌嗪的1位二硫代氨基甲酸钾反应,得到四个相应的配合物.产物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表明1a、1b中的配体咪唑和氯原子全部被配位能力更强的(1氮杂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所取代.还对配合物双(4甲基哌嗪二硫代氨基甲酸)合铜(Ⅱ)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金属簇烷川九羰基三钴络合物YCCo_3(CO)_9的羰化活性。同系物HCCo_3(CO)_9、PhCCo_3(CO)_9、ClCCo_3(CO)_9和EtOOCCCo_3(CO)_9在较缓和条件130℃,40公斤/厘米~2,H_2/CO=2时已烯—1羰化克分子转化率95%以上。该类簇络合物还有加氢和双键异构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丁二润 《科学通报》1998,43(2):222-223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是当今化学学科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对合成化学和理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它在催化和超导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倍受各国化学家的重视.金属交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异核金属羰基簇合物的途径[1].我们也曾经研究了以SFeCo2(CO)9为前体簇合物与金属交换剂Na[M(CO)3CpC(O)R](M=Mo,W;R=H,CH3,C2H5O)之间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杂原子四面体簇合物[2].本文首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金属交换试剂:Na[(CO)3MCpC(O)C6H4C(O)CpM(CO)3]Na[M=Mo(3),W(4)],这类交换剂可与…  相似文献   
4.
Zn(ImH)2(Cl)2(la),Cu(ImH)4(Cl)2(1b)分别与吡咯烷,吗啉,4-甲基哌嗪的1-位二硫代氨基甲酸钾反应,得到四个相应的配合物,产物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表明1a,1b中的配体咪唑和氯原子全部被配位能力更强的(1-氮杂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所取代。还对配合物(4-甲基哌嗪二硫代氨基甲酸)合铜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常压合成YCCo_3(CO)_9型羰基钴簇络合物的方法。以Co(NO_3)_2·6H_2O为原料,常压下合成〔Co(CO)_4〕~-,再与YCC1_3(Y=C_6H_5、C1、H)经相转移催化反应制得C_6H_5CCo_3(CO)_9(收率38%)、C1CCo_3(CO)_9(收率38%)、HCCo_3(CO)_9(收率25%)。  相似文献   
6.
对顺酐 (MA)均相加氢生成琥珀酸酐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催化剂 Ru Cl3· 3H2 O浓度小于 1.2 5× 10 - 2 mol/L ,n(PPh3) /n(Ru) =6 ,MA浓度小于 3.12 5 mol/L和反应氢压小于 1.17MPa时 ,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R0 =k1 · c(Ru)· c(MA )· p H2 ;当反应氢压 p H2 大于 1.71MPa时 ,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R0 =k2 · c(Ru)· c(MA) .顺酐加氢生成琥珀酸酐的活化能 Ea 为 6 8.5 k J· m ol- 1 ,指前因子 A为4 .6 84× 10 1 0 L· m ol- 1 · h- 1 ,活化焓ΔH≠ 为 6 2 .5 k J· mol- 1 及活化熵Δ S≠ 为 - 5 8.2 J· m ol- 1 · K- 1 .  相似文献   
7.
杨华  殷元骐 《科学通报》1992,37(10):899-90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