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13只白色豚鼠作实验,其中3只为 C 组作对照,另10只分为 A、B 二个组,在以牛晶体蛋白连续皮内注射4次致敏之后,做一只眼的晶体截囊术。术后 A 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B 组则皮下注射环孢霉素(Cyclosporine)。结果 A 组发生交感性眼炎,而 B 组和 C 组均未发生。因为环孢霉素具有选择性的抑制 T 淋巴细胞的功能,故推测交感性眼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 T 淋巴细胞的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25只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中锌、铜、锰和钙的含量。结果为:含锌24.09±14.69μg/g,铜0.89±0.57μg/g,锰0.34±0.21μg/g和钙257.52±102.02μg/g。  相似文献   
3.
麻痹性内斜视并不少见.在临床上都是先用药物治疗,但一年之后,如病情不愈,眼位仍有明显内斜,眼球外转不超过中线,又碍美容者可采用手术治疗.1907年Hummelsshein氏首先提出了应用上、下直肌颈1/3移植到外直肌附着点的上下两端的办法来增强麻痹肌的作用,以矫正麻痹性内斜视.O'conner氏又把整个上、下直肌移植到外直肌附着点上下两端的办法来治疗此病.但这种方法均属上、下直肌移植法,需切断上、下直肌,手术操作比较复杂,对眼肌的扰乱较大.1964年Jensen氏倡导上、下直肌与外  相似文献   
4.
Down综合征又名先天性愚型或伸舌样痴呆,于1866年首先由Down描述,由Lejune等1959年证实此病为G组21号染色体三体型所致的先天性畸型。在我国人群体中发病率为1/660。本例合并明显眼部异常,其主要为先天性白内障,报告如下: 黄××,女,13岁,住院号20584,因双眼视力差13年于1986年9月11日入院。患儿出生后被家长发现双眼瞳孔区发白,此后逐渐加重,双眼自动活动受限,智力及语言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母24岁生此患儿,系足月顺产第一胎,母怀孕后无服药史及接触放射线史,  相似文献   
5.
用自制睑外眼球压迫器压迫眼球4分钟,并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共对162只正常眼进行了检查。结果平均下降率为32.03%,正常下降范围为32.03%±1.96×5.5%=32.03±10.78%,属正态分布。眼球压迫前后对比具有明显显著性差异。说明本法可应用于临床,作为对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诊断方法之一。此法简单、安全、准确,压迫器容易制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