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春暖花开,但近几年花开的比以往都要早,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了全球气温上升,若干年来冬季变暖,百花提前竞相开放的现象已经不是稀奇事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已经从地面扩张到了大气,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使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使地球温度上升导致了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2.
杨亚坤 《科技信息》2013,(17):391-391
设计史论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科地位低下、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与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设计史论教学的重要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不断改革、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设计史论教学摆脱目前在设计专业中的尴尬状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978~2010年税制改革对税收总量影响的机理.运用描述统计量、多线段线性回归模型、邹突变点检验等方法,从税收总额角度实证分析了税制改革是如何影响税收变动的.结果表明:每一次税制改革都是卓有成效的,但影响的程度不同,主要是因每次改革的侧重点不同引起的.因此,经济增长是影响税收总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海明距离判别法(HDD)的非参数优势,通过一个5因素混合实验,考察了4个因素(属性层级、测验长度、样本容量、知识状态分布)对HDD的3种判别方法(R方法、B方法、W方法)分类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属性层级和测验长度均会影响HDD判准率,属性层级越紧密、测验长度越长,HDD判准率越高; 2)HDD对样本容量无依赖,可适于小样本评估; 3)HDD的R方法、B方法、W方法的分类准确率无差异; 4)HDD无需被试知识状态分布的正态性假设,更适于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5.
杨亚坤 《科技信息》2013,(22):154-154
中国视觉传达设计要想取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国的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是通过单一图形的表现,而是衍生成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或者是一种手法,它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6.
将单策略汉明距离判别法(SS-HDD)拓展至多策略情境(MS-HDD),并通过多因素的模拟设计及与已有研究的比较,考察其精确性与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1)MS-HDD构建思路简洁,无需前提假设和参数估计,计算简便;2)单策略情境:MS-HDD与SS-HDD具有等同的判别效果,且判准率均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广义距离模型(GDD)和多策略广义距离模型(MSCD);3)多策略情境:MS-HDD具有与MSCD相当的PMR和SMR,MS-HDD可适于多策略测验情境.  相似文献   
7.
杨亚坤 《科技信息》2013,(14):128-128
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手机多功能的现象,将模块化设计方法引入到老年人手机的设计中解决功能浪费的问题,指出产品功能适当设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诊断评估中,Q矩阵的界定和挑选非常重要,因其关系到诊断测验的质量和诊断评估的准确性.在模拟研究中,Q矩阵可以任意设定,但在实践研究中,Q矩阵的界定和测验Q矩阵的选择确非易事.该研究基于已有理论和模拟研究关于Q矩阵选择的原则,以小学4年级数学应用题为例,阐述如何在实践认知评估中选择适宜的测验Q矩阵,并通过实证和模拟研究验证所选测验Q矩阵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测验Q矩阵在包含R矩阵的前提下,考核模式并非越多越好、测验长度并非越长越好,相比较而言,只包含R矩阵的测验Q矩阵均要好于考核模式太多的Q矩阵.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线形Consecutive-(1,2)or(2,1)-out-of-(m,n):F系统的可靠度,采用有限马尔可夫链嵌入法给出系统可靠度解析表达式,数值示例表明,该方法不但能用于单元独立同分布的情况,而且还能用于单元独立不同分布的情况,通过数值示例和运算时间复杂性分析表明,当n较大时,本文中可靠度计算方法较前人方法更有效,研究结果可为系统优化设计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亚坤 《科技信息》2009,(14):348-349
将“扶乩”技术逐渐简化演变而成的“碟仙”实验与笔记本电脑和光电鼠标等工具材料结合,采用三组双盲法实验测试发现:在人体之间进行的扶乩通信实验,其结果的准确性是7.5%。在人体和计算机之间的扶乩通信实验,其光标中心定位平均误差约6厘米。在人体之间和人机之间进行的扶乩通信实验,普遍存在有误差呈进行性扩大(疲劳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