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透过伦敦奥运会金牌榜前6位的体育代表团所获得的运动成绩,以及中国奥运军团所获奖牌的项目进行训练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美领衔第一集团,均创境外奥运会的历史佳绩.美国奥运军团创境外夺金新纪录,重返奥运金牌榜榜首;中国奥运军团位居金牌榜次席,创境外奥运最好成绩.英俄引领第二集团,英国力压俄罗斯金牌榜排名第三;韩德位居第三集团,韩国异军突起德国整体表现不佳.中国队优势项目整体稳定,部分传统强项滑落明显;潜优势项目进展明显,多点突破完成新老交替;体能类项目全面进步强势崛起,集体球类项目整体成绩惨淡收场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2.
为拓展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资源,培养电子竞技运动人才,普及和推广电子竞技运动,进而促进电子竞技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参考,高校体育专业开设电子竞技运动课程要注重培养从事电子竞技运动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竞技产品,注意处理好课程开设等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能够缓解我国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风险,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开设诸如培养企业家精神课程、综合管理类课程、创业政策教育类课程、体验类素质拓展课程、创业实践教育类课程及构建创业辅助教育体系是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们对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训练学解析,以期人们对高原训练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从事高原训练方面的研究提供某些忠告和建议.即高原训练一定要注重运动员的个体化差异,因为不同运动员在高原上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直接决定了高原训练的效果,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合理地安排高原训练才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的策略:继续深化举国体制,实施和推进"北冰南展";认真研究、加强冰雪项目的合理布局;重视和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重视科研,提升医疗保障;继续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策略;重视冬季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敬龙军  蔡睿 《科技信息》2009,(6):222-22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通过对北京奥运会的整体赛事进行深入分析,对北京奥运会后的世界竞技体育格局进行训练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美领衔第一集团,世界竞技体育格局进入新时代;俄罗斯金牌榜第三引领第二集团,老牌强国稳中有降;下届奥运会举办国英国勇夺19金,位列金牌榜第四;德国奥运军团金牌虽多,传统优势项目整体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7.
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显示了世界田坛的竞技实力格局,结合中国的田径现状,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策略是:科研攻关,全力以赴抓好优势项目;重视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研究;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国务院批准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意见,新形势下加强我国西南边疆同周边邻国的民族体育交流,促进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合作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战略意义,进而为发展我国西南边疆的民族体育、建立团结稳定的和谐社会、促进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国务院批准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意见,新形势下加强我国西南边疆同周边邻国的民族体育交流,促进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合作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战略意义,进而为发展我国西南边疆的民族体育、建立团结稳定的和谐社会、促进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北京奥运会看中国游泳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的赛事情况和中国队所取得的成绩看,中国游泳运动的竞技实力虽有提高,但与世界游泳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游泳运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注重科研攻关,加强教练员培训工作,深化竞赛制度改革,提高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等方面多作努力,才可能实现我国游泳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