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述与分析,阐明各种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多种方法整合的可能,并提出整合的方向.从可操作性、可比性、全面性、兼容性等方面,对包括工程设计、过程整合、生命周期评价、系统分析、总成本评估、Exergy分析和能值综合在内的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整合可能与整合方向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能值综合与Exergy和效益成本分析等成熟的经济数学方法的整合,将成为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优化、完善的一个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
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述与分析,阐明各种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多种方法整合的可能,并提出整合的方向。从可操作性、可比性、全面性、兼容性等方面,对包括工程设计、过程整合、生命周期评价、系统分析、总成本评估、Exergy分析和能值综合在内的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整合可能与整合方向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能值综合与Exergy和效益成本分析等成熟的经济数学方法的整合,将成为产业生态学研究方法优化、完善的一个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影响红豆杉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豆杉的生长受多种因子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因子的作用对日益兴起的产业化栽培经济效益的实现、森林恢复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意义重大。从红豆杉的品种、气候因子、海拔、地形和土壤、动物采食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红豆杉生长的生态因子。温度、光照强度和降水是影响红豆杉生长和分布的3个主要气候因子,其中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红豆杉在缓坡上比在陡坡上生长得好,喜欢酸性、肥沃的土壤。动物的采食对幼苗的生长影响很大,保育植物可以促进红豆杉种群的更新。红豆杉属植物普遍生长缓慢,南方红豆杉是生长最快的品种,经过优良种质的选育,可能成为生产紫杉烷类化合物的一个主要栽培种。还提出了今后几个相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演替阶段树种的光合和生长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野外盆栽实验方法,模拟南亚热带地区地面增强UV-B辐射20%(L)和30%(H)的条件下(L和H分别为4.83和7.24 kJ.m-2.d-1),研究南亚热带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演替前期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演替中后期树种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等4种乔木树种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处理引起马占相思和荷木的最大光合速率(Pm ax)明显下降,高剂量(7.24 kJ.m-2.d-1)和延长处理时间(160 d)的效应更加明显;它们的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依次为:马占相思>荷木>华润楠>黄果厚壳桂,先锋树种光合作用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明显大于演替中后期树种。增强UV-B辐射处理,马占相思的株高生长和茎生物量以及荷木的株高有较明显减小,它们的地径、总生物量和冠根比有减小的趋势;同时马占相思的叶宽度明显地增大。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和荷木属UV-B辐射敏感种,而华润楠和黄果厚壳桂则属低敏感种。当前臭氧层的减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马占相思和荷木因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增强UV-B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会导致南亚热带地区群落的先锋种和演替前期树种加速衰退,而演替中后期树种由于较能忍耐UV-B辐射而能竞争到更多的资源以利其在群落竞争中占优势,从而保持更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华南玄参科两个新归化种及假马齿苋补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华南地区玄参科两新归化种黄花过长沙舅Mecardonia procumbens(Mill.)Small和圆叶母草Linder-nia rotundifolia(Linn.)Alston。另补充描述在玄参科假马齿苋中发现退化雄蕊。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森林群落分析——Ⅳ、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应用物种相似性测定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鼎湖山厚壳桂群落进行梯度分析,说明了厚壳桂群落随海拔高度梯度变化的情况,以及较高与较低海拔两个生态组合的差异.并对鼎湖山、黑石顶、粤北鸡公坑等地共10个群落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10个森林群落的相互关系及其某些群落的发展动向.同时还对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彭少麟 《科技潮》1999,(6):34-37
人类在实现经济和科技的飞跃发展时,往往忽视自己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把自己从众多的生态平衡关系中抽出,对地球资源进行绝对的控制和任意的榨取,从而逐渐与自然界形成全面对抗和尖锐对立,导致了生态与环境的危机。全球环境变化现象则是生态与环境危机的集中反映。全球环境变化的因果全球环境变化这一术语,意指在地球环境方面的自然和人为变化导致的所有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1990年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议案》中,将全球变化定义为"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狭义的全球变化主要指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  相似文献   
8.
 外来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已入侵华南许多地区,并造成严重危害。探讨了外来植物薇甘菊凋落物对4种本地植物大叶榕(Ficus virens)、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和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凋落物分解采用网袋法,将薇甘菊凋落物分别与本地植物凋落物按3个比例混合,3个比例为,m(薇甘菊)∶m(本地植物) = M1(1∶4),M2(1∶1)和M3(4∶1)。分解60 d后,测定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养分释放。结果表明,薇甘菊与本地植物凋落物混合比例为M1时,凋落物分解速率变慢,但在M3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变快。与单独本地凋落物养分释放相比,薇甘菊凋落物混入后C释放有所下降,而N素释放量有所提高,这种N释放量的增加可能会对薇甘菊的入侵产生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利用树木年轮碳同位素比及其模型重建历史大气CO2浓度的可靠性, 对南亚热带条件下生长的几个主要树种的一些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发现叶片光合速率A和气孔导度g的比值A/g和细胞间CO2浓度Ci随环境和树种特性有较大的变化, 与前人对幼苗控制实验所取得的关于这两个值不变的结论不同, 从而对以Ci恒定为前提通过树木年轮δ13C重建大气CO2浓度的可靠性提出了怀疑. 根据目前对Ci等值变化机理的认识水平和大气CO2浓度变化幅度, 通过树木年轮δ13C的分析难以精确地重建区域性大气CO2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雨林中的凋落物和地表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数量和月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和土壤中均以细菌为多,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各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基本上只有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