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在不考虑时间、温度情况下,我们讨论了洗衣机用水量与洗涤次数的关系,得出了解析式,并给出了总用水量最小值的每次加水量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定理,并据解析式,列出了数据表格、讨论给出了最佳节水洗涤方案,分析了实验数据U、VgQ对结果影响,在推广中讨论了Vg的其它确定方式及自动控制洗涤次数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孤岛油田中二南馆六单元的油藏特点,影响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蒸汽吞吐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模糊系统综合评判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归类、总结,并在动态模糊集的基础上给出动态模糊评判模型,使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在保持渔量稳定条件下获得最大捕获量的优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对渔场的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其施工工期短和检测时间短,桩身质量好,施工现场环保和整洁在地基处理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深厚软土的地基处理中,由于打桩过程控制的原因,特别对群桩的挤压控制措施不倒位,或者由于基坑开挖过程卸载的方法不对等原因,容易造成管桩偏位和断桩。文章介绍是宁波污水处理厂生化池管桩的纠偏处理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真实山脉地形崎岖复杂,山脊线两侧一般表现为不同的坡度,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 . 为更好地反映真实山脉的地形与风场效应,在理想余弦山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变截面余弦山脉简化模型.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比较真实山脉、理想余弦山脉和变截面余弦山脉在平行山脉风向下地形特征点以及沿山脊线测点的水平平均风速加速比,并采用刚性直棒法对不同位置的导线风偏响应进行计算. 结果显示:变截面余弦山脉和真实山脉的地形特征点水平平均风速加速比较为吻合;离地高度50 m处,变截面余弦山脉的沿山脊线水平风速加速比与真实山脉基本一致;由于参数限制,理想余弦山脉的山脊线走势较为独立,理想余弦山脉相比于真实山脉的水平风速加速比差别较大;采用变截面余弦山脉计算得到的风偏角能较好地反映真实山脉的风偏情况. 尽管变截面余弦山脉的竖向风速与真实山脉存在较大差别,但变截面余弦山脉能较好地反映真实山脉的水平平均风速,具有风场效应的等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不同注采井网开发的相邻区块结合部在注聚所表现的动态特征和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注采调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性地采取一些注采调整方法可以区块结合部取得与中心井相媲美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