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瀑布沟土石坝防渗墙应力变形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瀑布沟土石坝混凝土防渗墙的应力变形特征.防渗墙的应力变形受到“边界效应”,墙顶、墙底的预留压紧量,墙土之间的相对剪切及廊道纵向刚度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改善防渗墙的工作性状,文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国内外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的现状,系统介绍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领域在试验模拟、本构模型以及计算方法方面的进展,分析不同试验仪器的特点,讨论现有接触面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土与结构接触面复杂应力状态及高应力状态下特性研究、剪胀(剪缩)测试及颗粒破碎机理研究,特殊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研究以及接触面动力特性研究等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粗粒土大型单剪颗粒破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新研制的大型单剪仪,对粗粒土的颗粒破碎及粗粒土一结构接触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中影响颗粒破碎的主要因素及颗粒破碎对粗粒土一结构接触面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破碎率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颗粒破碎受剪应力大小的影响程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高塑性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高塑性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大型单剪和直剪试验,研究了高塑性黏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参数.结果表明:单剪试验的剪应力剪应变和直剪试验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呈双曲线关系;在对应垂直荷载作用下,直剪试验的抗剪强度大于单剪试验的抗剪强度;剪胀现象只在低垂直荷载时发生,且不明显;高塑性黏土达到抗剪强度后,在保持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变形可以有很大的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变形适应能力和延展性能.  相似文献   
5.
瀑布沟土石坝心墙应力变形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瀑布沟土石坝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的计算结果,着重分析了宽级配土质心墙的变形和应力特点。为改善它们的变形和应力状态,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另外,文中还简介了分部屈服弹塑性模型和一个新的湿化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6.
宽级配砾石土的应力路径试验及其本构模型验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宽级配砾石土的几种应力路径试验结果,分析了该土料的变形特征,讨论了目前土的本构模型理论。邓肯非线性模型和修正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模拟应力路径转折的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可用于宽级配砾石土的应力变形计算。  相似文献   
7.
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瀑布沟土石坝混凝土防渗墙的应力变形特征。防渗墙的应力变形受到“边界效应”,墙顶、墙底的预留压紧量,墙土之间的相对剪切及廊道纵向刚度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改善防渗墙的工作性状,文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砂样平均粒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砂粒粒径指标及其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了当前砂粒粒径评价的指标及方法.考虑各行业所用筛孔孔径的不一致性,导出了基于斯克拉姆塔耶夫平均粒径计算方法的通用公式,得到了一组相关系数,因而完善了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和SL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中砂的平均粒径计算公式.所推导的平均粒径计算通式,物理意义明确,可用于不同行业控制筛孔孔径的平均粒径计算.  相似文献   
9.
软土工后沉降双曲线模型与指数曲线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软土工后沉降的典型预测模型,指出了预测误差的原因.阐明双曲线模型只是基于模型曲线与实测沉降形状相似的基础上提出的,没有理论依据;指数曲线模型主要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模型假定与工程实际有较大出入,所以两者具有较大的拟合误差.从数学角度证明了在初始沉降速率和最终沉降分别相同的情况下,指数模型预测结果大于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沉降预测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数学分析的正确性.讨论了理想工后沉降模型应具备的数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膨胀土一次性浸水膨胀3参数时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胀土浸水后的膨胀时程曲线是膨胀土浸水变形力学行为的基本问题.引入膨胀半衰期的概念,建立了包括初始膨胀速率、最终膨胀量的膨胀时程模型的数学特征方程,并依此揭示了双曲线时程模型的缺陷.微观膨胀机理分析表明,浸水后膨胀变形的过程对应为土中原有的化学键断裂、新的氢键生成并伴随晶格水膜增厚的过程.根据机理分析和能量耗散假定,建立了基于控制微分方程的3参数膨胀时程模型.严格证明了双曲线模型及其数学特征方程均是对应3参数模型的特例.两个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