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 ,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表现在哲学、伦理、建筑、艺术、音乐、绘画等有关的方方面面。中外宗教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容 ,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交融为一体。从历史上看 ,基督教自唐朝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后 ,就揭开了在北京地区建堂传教的历史。基督教文化与北京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冲撞、吸纳与融合 ,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教堂文化。北京教堂文化构成了北京地区丰富多采的教堂文化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唐朝时期始传入中国之后,经两宋时期的发展,到元朝时期不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而且是10个少数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伊斯兰教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北京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中心,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4.
法源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寺庙。该寺建筑规模宏大、壮观,是历朝帝王亲自临幸斋僧建道的主要寺庙,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法源寺的命运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法源寺不仅文物荟萃,而且花木繁多名贵,历代名家多咏诗赞叹。解放后党和国家倍加关怀,多次修茸,已经对外开放,是人们游览之地,也是研究中国佛学的学府。  相似文献   
5.
东正教是基督教里的一个派别,元朝时期始传入中国。后随着蒙元帝国的灭亡而消失。直至清康熙年间东正教再次传入中国,北京出现了东正教的传教士。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两国签订《恰克图条约》后,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得到清政府的准许,北京相继出现了东正教传教士团,随着东正教的传播,增进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沙皇政府为了实现其侵略中国,扩张领土的野心,早在1721年就加强皇权对教权的控制,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的传教士团直接参与了沙皇政府侵略中国的行动,主要精力用于搜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报,充当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俄国十月革命后,东正教在反苏反共问题上达成共识。由于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过多地参与政治,始终没能在中国、在北京广泛地传播,至今东正教已经在北京绝迹。  相似文献   
6.
北京自古以来就寺庙如林,虽然历经战乱水患,直到清末仍存留古刹上千座,比号称“佛国”的泉州还多六百多座,因此北京确实不愧“寺庙甲天下”。北京的寺庙多,塔也不少,有句俗语道出了庙与塔的依存关系:“有庙必有塔,无塔不称庙”。千余座古刹宛如繁星点点,密布于北京城的四面八方,把这座文化古城点缀得绚丽多姿。这一座座寺庙,一尊尊宝塔,与北京人生活息息相关,是北京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漫话陶然亭     
北京南城永定门内,有一座新型秀丽的园林,那便是远近驰名、风光旖旎的陶然亭。公园每日接待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尽管永定门内大街车水马龙、喧闹不休,园内却湖光桥影,游艇荡漾,景色古雅清幽,确有使人心醉陶然之感。陶然亭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便成为燕国京都蓟城百姓  相似文献   
8.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穆斯林在北京定居建寺的同时,北京清真寺文化便随之产生。北京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载体,经过一千多年的演进与发展自成体系。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与神圣地位的清真寺,是北京清真寺文化的物化表现。北京清真寺文化是北京伊斯兰教文化的载体,并且是北京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清真寺为切入点,概述了北京清真寺的职能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梅兰芳──卓越的京剧艺术大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佟洵(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南院),北京,100032)1994年8月1日是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纪念日。1994年10月22日也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1...  相似文献   
10.
西黄寺是北京城中一座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是清王朝为迎接四世班禅而建。因四世班禅年事已高,后请五世达赖进京,五世达赖来京觐见顺治皇帝时便住在寺内。从此以后,西黄寺便成为清政府与西藏地区政教联系的一条纽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来京,因病在西黄寺内圆寂。为缅怀六世班禅,清政府在西黄寺旁修筑了六世班禅的衣冠塔———清净化城塔。西黄寺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在十世班禅的倡导下,1987年9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内成立,为藏传佛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弘法人才。西黄寺是历世班禅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