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中藻毒素降解的影响因素及其净水工艺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藻毒素污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水质问题,在水环境中,藻毒素的迁移转化受光照、温度、有机物、溶解氧、水生生物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单元净水工艺(混凝、沉淀、砂滤、氯化等)和常规组合工艺对藻毒素的去除率较低,常规工艺+活性炭过滤、臭氧+常规工艺的去除率可达100%,不破坏藻细胞而能够大量降低其数量的预处理+臭氧+常规工艺+ 性炭工艺应能够取得最佳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聚落基本生境模式的形成依据及特征,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形成这一模式的生态机制在于生态系统边缘地带的边际效应,我国聚落形成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地开发利用边缘地带的边际优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649μm、1 171μm和1 571μm三个粒径、不同初始生物量的硝化颗粒污泥90 d内的硝化性能,发现颗粒比增长速率μd、生物量比增长速率μg的变化均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其成因在于硝化颗粒污泥内部生态环境、菌群和生物量随污泥粒径增长发生了变化,可以用引入比代谢速率后的生物量变化模型来描述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4.
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法处理含铜绿微囊藻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铜绿微囊藻实验室单培养液及其10倍稀释液为原水,pH分别为7.3、7.6,用NaOCl和H2O2作氧化剂,以663nm吸光度变化百分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了单独氧化及先应用NaOCl后续H2O2氧化处理、再对已处理过的水样分别投加PAC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水中NaOCl、H2O2浓度分别为2.0、1.5mg/L条件下,NaOCl、H2O2、联合氧化处理原水和稀释水的去除率分别为82.2%、50%,83.3%、57.1%,92.2%、78.5%;再分别投加PAC,浓度为40mg/L,混凝沉淀后,单独投加氧化剂的水样的去除率均不超过90%,联合氧化后的水样的去除率达到100%.NaOCl或H2O2刺激藻细胞分泌保护性粘性物质,这些粘性物质包裹藻细胞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聚集体,但对PAC混凝有不利影响,联合氧化改善了这些物质的特性而促进了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浉河信阳市段水体水质控制与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在分析河信阳市段水体的水文特征与水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水利工程结合生物防治的方式控制该段水体水质的思想,设计了利用该段水体的可能途径,并对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6.
正常生长的异养生物膜密度D随生物膜厚度d增加而变化,D与d之间具有双自然对数拟和关系,可以lnd=DflnD lnm或d=m·D-Df来表示;d=m·D-Df表征了异养生物膜密度的空间变化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数可用豪斯道夫维数表示,豪斯道夫维数Df值的变化反映了生物膜的密度分布特征及生物膜系统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8.
为探讨饮用水生物滤池对NH4+-N去除和"氮亏损"现象的影响因素,测定生物滤池进出水中NH4+-N,NO2--N,NO3--N等指标.结果表明,陶粒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4.97%到60.99%,活性炭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6.59%到83.02%;陶粒和活性炭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都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降低;陶粒滤池内NH4+-N的去除率随着气水比和C∶N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NH4+-N的去除率在活性炭滤池内随C∶N的增加而降低,气∶水的增加而增加;气∶水对两种生物滤池中NH4+-N去除的影响最大.陶粒生物滤池氮亏损的量从0.10 mg/L到0.70 mg/L,活性炭生物滤池氮亏损量从0.11 mg/L到1.01 mg/L;氮亏损量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随着气水比增加而增加,随着C∶N的增加而先下降后增加;气水比对陶粒和活性炭生物滤池的氮亏损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在南湾水库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水上边界处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水中浮游藻类动态,并进行水质卫生评价,发现浮游藻类总数、藻类类别总数及优势藻类属总数的时间变化均比较明显,浮游藻类在5—10月间繁殖比较旺盛.卫生评价表明,浮游藻类污染给饮用水带来潜在风险的时间不低于半年,6月、9月存在蓝藻污染风险;需要加强对南湾水库汇水流域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环境监测,适时冲排水库淤积物,优化自来水厂净水工艺,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南湾水库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浮游藻类的演替特征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取样调查、研究了2008年2月-2009年1月间南湾水库浮游藻类的演替,发现:空间上,浮游藻类总数在同一时间的水库不同区域样点之间呈现数量级上的差距,大部分样点仲春一秋末期间藻类总数在10^3个/L数量级以上;时间上,藻类总数在4月中旬-10月中旬期间较高,春季高于秋季,冬季最少。中、晚秋、冬、春季以绿藻、硅藻为主,夏季一早秋以蓝藻、绿藻为主。南湾水库浮游藻类演替在自然背景基础上,叠加了人为因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