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rmutation Analysis of Track and Column Braid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Trackandcolumnbraidingisanavailable3D braidingmethod[1~3],whichperformsbraidingprocessbymovingbraidingcarriersalongroworcolumndirection alternatively.LiandDing[4]examinethebraidingmethod andconcentratetheirstudyonthemovementofbraiding carriersonthebraidingplatform,onwhichthebraiding tracksarelocated.Accordingtothebraidingprinciple,a studyofbraidingprocessisactuallyastudyofthemovingpatternofyarnendsonthebraidingplatform.Intheiranotherpaper[6],thepositionsofbraidingcarriersare r…  相似文献   
2.
经编人造血管的制备工序对管壁性能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造血管整体层面和单纤维层面的纺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对经不同制备工房的系列经编人造血管的管壁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管壁沿周向分成3部分:基础部位(BL)、连接部位(RL)和指示部位(GL)。线圈结构和纤维的线密度分析显示管壁三部位存在不均匀性。在管道承受周向拉伸时,该系列人造血管在连接部位呈现出断裂的选择性,连接部位的薄弱结构源自经编的双针床加工。此外,所考察的技分解自管壁3部位的单纤维的拉伸特性也被证实存在总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即不均匀性。可以预测人造血管在体内承受反复脉动等生理负荷下,破损可能首先出现在相对薄弱的部位。  相似文献   
3.
采用示踪棉股线与普通棉股线在四步法编织机上编织6×4和6×6两种类型三维编织物,以较小间距横切编织物后。用QUESTER视频显微系统拍摄截面得到示踪纱截面中心点定位坐标,以三次周期样条插值方法处理经归一化的示踪纱线空间定位坐标,得到同一编织物中不同纱组内纱线在一个完整编织循环中空间构型的数学表达,以此反映矩形截面三维编织物的细观结构。  相似文献   
4.
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的数值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荐一种利用一组数值型参数来定量表征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的方法。在给定的几何约束和加工约束条件下,由4种纱线系统组成的三雏机织几何结构可用9个结构参数予以数值表征。根据贯穿或分层的角联接结和正交接结的几何特征,分别建立了与之对应的结构参数以及参数间的联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于角联接结的三维机织几何结构,9个结构参数中仅有4个是独立的;而对于正交接结的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独立的结构参数为5个。一旦确定了独立的结构参数,三维机织几何结构就能被确定;反之,只要织物几何结构已知,则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参数也就确定了。这里所推荐的数值表征方法可用于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的设计,如根据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确定各取向纤维的分布等,从而为建立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维机织结构几何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为三雏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设计提供了统一的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维编织预型件细观结构的数学表达,提出在小拉伸变形和大拉伸变形下预测整段拉伸曲线的预测方法,该方法真实地反映了编织物的拉伸过程。最后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由于编织物强度预测的复杂性,利用该方法有可能在解决三维编织预型件的强度预测计算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聚苯胺/氨纶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氨纶复合导电纤维。重点讨论聚合条件的改变,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以获取制备聚苯胺/氨纶复合导电纤维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剂的用量、掺杂剂浓度、苯胺单体浓度对纤维导电性能影响较显著;而反应时间、温度对纤维的导电性能影响不大。并对该导电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力学性能,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相似文献   
7.
打纬时梭口处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差异对打纬阻力存在明显的影响。打纬时张力的差异(在文中以张力比来表示)愈大,打纬阻力就愈小。本文首先利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定性地比较在不同张力差异的条件下打纬阻力的大小,然后通过实验数据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通过起毛试验模拟造纸压榨毛毯在纸机上使用过程中纤维从压毯结构中游离出来的情况,从结构角度出发对影响压毯抗起毛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规格压毯进行了分组比较试验,并对个别因素做了进一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压毯底网经纱密度、针刺密度的增加均有利于压毯抗起毛性能的改善,且压毯底网的叠层结构较单层结构对压毯非织层纤维具有更好的夹持固结作用,热定型和化学处理也对压毯的抗起毛性能起着积极作用,而低熔点纤维的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Periodic variations of warp tension during a weaving cycle results in corresponding variationsof back rest position.However,the oscillation of back rest,in turn,shows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ofdynamic warp tension.As a force transfer medium,warp yarn,with specific dynamic performances,is certainly on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ovement of back rest.In this paper,warp yarn istreated as a viscoelastic medium in studying the dynamic behaviours of back rest.A mathematicalmodel of a back rest syste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Several factors arelisted,which show influence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back rest system.Analytical work i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n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back rest systen resulting from vari-ations of such parameters as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of both fast-elastic and slow-elasticdeformations,and viscosity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讨。通过研究方案设计、试样制作、试样性能测试及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的一般影响规律,并据此分析确定了该类紫外线防护产品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